昭君文化节源于民间的昭君庙会,举办昭君文化节的创意始于1998年。昭君文化节的举办已成为树立和展示地方形象的重要手段,成为城市的形象名片,促进了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定名为昭君文化节,主要理由有:一、呼和浩特市的昭君墓闻名海内外,史书与名人名家多有记载及评论,胡汉和亲的历史事件带来的不仅是民族团结,更有边疆与中原的交流与合作,这对现在仍有现实意义。二、在呼和浩特市以昭君名字命名的企业及品牌甚多,说明昭君形象有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三、弘扬民族团结,促进西部的稳定和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中国·内蒙古第四届国际草原文化节暨呼和浩特第八届昭君文化节8月2日即将开幕。此次文化节具有档次高、规模大、主题特色鲜明、群众性强几大特点。
据了解,本次文化节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届时许多国内外重要客人将亲临这次盛会。文化节期间,许多活动是由国家部委牵头,由我市具体承办的。特别是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西开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内蒙古自治区分会承办的2007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将和此次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同期举办,同时开幕,更增加了该项活动的风采和魅力。
此次文化节主题更加鲜明,即以“天堂草原、魅力青城”为主题,突出青城草原特色。“草原文化”是内蒙古的第一品牌,是首府最大的无形资源。文化节所弘扬的草原特色,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的象征。文化节向世人展示了独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塑造了草原历史人文名城的形象,展示了首府文化的风采。
特色更加鲜明是此届文化节的特点之一。此次文化节把突出草原文化特色作为着力点,充分开发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人物、民族风情、民族节日等民族文化资源,努力实施精品带动战略,努力扩大草原文化的影响力。文化节各项活动的民族特色和草原特色十分鲜明,届时人们会被内蒙古的魅力深深吸引和折服,草原和她的文化一起将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天堂”。
群众的广泛参与是节庆活动蓬勃开展的基础。为体现群众性,此次文化节还安排了很多群众便于参加的活动。如广场消夏文化活动和昭君博物院民俗文化活动、2007呼和浩特大召庙会暨第二届中华名小吃美食节等。这些活动从不同层面吸引群众参与到文化节活动中来,让群众在参与中得到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娱乐,不断满足小康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文化节真正成为首府百姓自己的节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