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考进那所大学我的的一个小小的梦想。每当经过,都被那里的优美环境和学习氛围吸引。
吉林大学珠海校区,背山面水。学院座落在“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珠海市,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地接连。广珠城际轻轨即将开通,珠海直达广州只需40分钟。世界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已经动工开建,通车后,珠海到香港的行车时间仅为30分钟。
校园背靠峰峦叠翠的观音山,面对烟波浩渺的南中国海,位于珠海航空产业园之内,靠近国际枢纽海港高栏港,位于珠三角战略发展要地。校园由闻名世界的设计悉尼奥运会场馆的澳大利亚PTW公司按照澳洲滨海建筑风格整体规划设计,环境优雅,椰风海韵,空气清新,风光绮丽,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
前有海后有山,环境优美。临近机场,交通方便。是林翔学学习环境。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经教育部2004年5月18日批准成立,现由吉林大学与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学院现设14个系,2个教学中心,1个教学部,现有41个专业,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26378名。
办学定位
学院遵循“十一五确保质量形成规模、十二五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的发展思路,确立“综合性、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居前列”的办学定位。
学科专业
学科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41个本科专业。
教学工作
培养具有优秀思想品格、良好人文修养、扎实理论功底、熟练专业技能、积极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鼓励毕业生考取境内外研究生继续深造。
学院各学科由本院教授、外校教授和实际部门专家共同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专业培养方案、创建实习和就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学院成立了院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方案给予指导。同时,负责审核全校公选课。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实行分类指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采用“2 1 1”的培养模式,2年的基础理论课,强调打好扎实的理论功底,1年的专业知识课,强调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先进性,1年 的职业技能训练,强化动手能力,实现零距离地走上工作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学院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 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倡启发式教学,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 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双语课程提倡双语教学;同时深入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在积极打造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向申报省级精品课课程努力。学院每年投入教改专项经费400万元。
学院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培养模式、培养流程、课程体系、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指导等各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倡导建立“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就业”一条龙式的培养流程。从教务处到各基层教学单位都指派专人负责产学研基地建设。在学生实习期间,学院要求指导教师深入实习基地,了解学生实习中的各种问题,实地指导,保障实习的工作质量。在基础建设和经费投入上积极支持实践教学,2008年先后投入使用了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和机电实训楼;建起了化学、物理、电子、计算机、工商、艺术等各种实验室171间,有效地保障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建筑面积达5 千平方米的机电实训楼为例,内有液压与气动、测控技术、数控加工、汽车构造等10个实验室,拥有加工中心、数控铣、数控车、线切割、汽车底盘架等大批先进实训设备。
学院从吉林大学本部聘请相关学科教授组成教学评估专家组,经常性开展教学水平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控,不断完善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主管教学的院领导和评估专家,每学期都要深入课堂累计听课500次以上,随堂听课并及时给予指导。每个学期,都组织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开展网上评教,对全部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给出评价。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订了精品课建设、优秀教学成果评比、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等办法,并已实施。
学院十分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由教务处、教学评估办公室和各教学单位教学秘书组成了管理队伍,定期开展教务工作的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 近年来,陆续结合本院实际,在学籍管理、命题规范、阅卷要求、成绩登录、毕业论文指导等各个方面,建立和完善了适合本院需要的规章、制度、办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