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服装产业集聚发展的推进措施

家乡区县: 江苏省高邮市

高邮服装产业集聚发展的推进措施。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认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关键”。地方政府在其形成中发挥着较大作用,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通过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加快产业集聚,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第一,强化政府在产业有序集聚中的引导作用。一是规划引领作用。做好产业专项规划调整修编,与其他地区错位竞争,完善企业布局和服装园区规划,进一步明确服装特色镇的产业分工,制订好培育与发展服装产业集群的战略规划。二是营造环境作用。深化政府服务制度改革,加快推动中小企业孵化器建设,安排集聚发展专项配套奖励资金,加快现代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法律、信息、营销、咨询等交易服务结构,高起点规划建设各类商品市场和贸易体系。三是招商导向作用。提高引资针对性,不排除同一产品的企业、同一产品的不同种类,做到“相邻开展合作,相似开展竞争”。

第二,进一步放大服装产业规模效应。一是做大做强。按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滚动晋级”的模式,对现有服装企业规模状况进行分级,加快形成以企业梯次发展的格局,鼓励大企业采取购并、联合、控股等方式资产重组,促进企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二是做精做特。重点培植知名企业,加快产品设计专利化和专利产品产业化进程,不断提升企业的行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三是培育上市。推动企业与风投、创投机构进行对接,通过上市推动企业进行管理提升、品牌再造和国际化战略。

第三,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层级调整。一是企业结构调整。引导中小企业实施差异化竞争和自主创新战略,支持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和联盟。鼓励企业应用先进管理技术,推进网络化销售和服务,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工艺信息化整体水平。二是产品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密切跟踪市场变化,适时外包低效环节,及时转产适销产品,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和功能,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高质量、小产品、大批量之路。三是市场结构调整。鼓励企业设立自主品牌专营店、电子商务平台、研发或售后服务机构,或以并购等方式获取国际知名品牌。

第四,突出加快产业科技创新步伐。一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研发平台创建和提升,培育或引进一批专业设计公司、科研机构,支持企业加入全球生产网络提升生产工艺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嫁接改造老企业步伐。二是推动产学研联合创新。要善借外力,政府要深入企业征集技术难题和项目,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突出服装设计、品牌构建、人才培养,研究开发等。三是搭建公共平台。通过筹建省级行业协会,把周围分散的中小企业组织起来,使该地区成为“虚拟大企业”。搭建人才培训、纺织品检测、品牌运作、时装模特展示、生产技术创新平台等集约化生产配套平台。

第五,狠抓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一是主攻高端,打造研发领先产业链。充分研究现有服装产业优势和薄弱环节,大力支持前瞻研发及成果产业化,着力服装材料学与产品设计学等领域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推进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力创国家级服装产业基地。二是填平补缺,打造均衡发展产业链。改造提升前道(纺织),重点突破中间(印染),加快发展后道(服装),通过嫁接合作、项目引进,尽快拉长增粗服装产业链条,形成“纺纱-织造-印整-设计-加工-贸易”的均衡产业链条。三是前延后伸,打造综合配套产业链。核心企业和园区应充分利用现有优势,着力进行教育培训、产品设计、销售渠道、物流等环节的建设,做优做实范围经济 。

第六,营建集聚发展的核心动力。一是实施招才引智战略。改变传统思维,突出开辟“领军人才─重大项目”互动集聚新路径,实现人才与项目齐引进、同产业共集聚。二是实施品牌创建战略。品牌给消费者不但带来功能性利益,更糅合着情感性利益,要加速培育“名品、名企、名家、名市(场)”,如用微博等新型营销手段,为市场开拓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实施时尚文化战略。制造与商贸、文化共融共生已逐步成为产业集聚地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尤其是服装早已超越了当初遮体防寒的意义,其内在蕴含的文化、时尚、价值观等元素日趋丰富。紧紧依托长三角区域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等资源,挖掘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的服饰文化氛围,推动“代工生产”向“原创设计”和“原创品牌”转变,打造服装“设计瑰谷”(是光华设计基金会的品牌之一,取硅谷之谐音),承办或参与国内外服装博览会,举办设计、模特大奖赛等活动,逐步推动从生产型为主转向以文化、贸易型为主,力争成为世界时尚服装展示窗口和舞台。

z蓝、(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