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塔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一处清朝七层楼阁式石塔,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华路东侧,始建于公元1131年(宋绍兴元年),经明、清三次倒塌重建及复建,现保持为为明代复建的样貌外观。塔为楼阁式七层石塔,塔平面八角,塔高42.3米,塔腔为壁内折上式,登级可至塔厅,可登顶凭栏俯视。门顶有清朝潮阳知县唐文藻所书“文光塔”三字石匾及对联。文光塔是明式的砖石结构建筑,具有明代建筑精细的特点,因此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光塔是一座风水塔,矗立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棉城镇的中央,登上塔顶可俯瞰全市景物。据说棉城的地形象一艘船,文光塔就象船上竖起的一根船桅,船有了船桅,便可扬帆乘风,劈波斩浪前进,所以文光塔历来被当作平安吉祥的象征。
文光塔历史悠久。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初建,后倒塌;咸淳二年(1266年)道人赵汝篪(音chi池)重建,放置上千个佛像于塔内,称"千佛塔",后塔又倒塌。明朝时,因地震,塔址处放出毫光,人们认为这是人文昌盛的征兆,到崇祯八年(1635年)潮阳知县漆嘉祉主持复建,潮阳人吴仕训把塔名改称为文光塔,一直沿用至今。这次重建还立了碑记,现在塔旁那块《潮阳邑侯公鼎建文光塔碑》就是记述建塔情况的珍贵文物。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潮阳知县唐文藻对塔进行全面修缮,现在人,所以署名"豫章唐文藻立"。他还在塔门两边题刻对联:"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贯斗牛",字体清秀飘文光塔高42,42米,平面八角形,是七层楼阁式石塔,人们可在塔廊登高望远。从塔顶内部往下看,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八卦,据说是镇压妖魔鬼怪的。
文光塔是明式的砖石结构建筑,具有明代建筑精细的特点,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代久远,光塔依然光彩照人,成为潮阳棉城的一个标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