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仕途有父子名臣兄弟封疆,但往往给人封建因袭大树下面好乘凉之嫌;而文坛也有父子比肩昆仲齐名者,古有三曹、三苏、三袁之说,即使现代不还有二周吗?河南文坛孙方友、墨白是嫡亲兄弟,经营小说,也颇有文名。我这里想说的则是同胞兄弟作家叶楠与白桦,望文生义,暂且称作信阳两棵树吧。真是兄弟同胞,两人有着太多的共同点,令人称奇。
叶楠与白桦这两棵树,出生于河南信阳潢川,与王实味同一个县,但王实味算是书香门第,上过北大,翻译作品,舞文弄墨,在延安因言贾祸,死于非命。而叶楠与白桦则出身贫寒,出生于1930年。他们的父亲在叶楠兄弟八九岁之时,躲避日寇而又牵挂家人,如同严歌苓《陆犯焉识》中的陆焉识要冒险探视叶楠母子六人,结果被日本宪兵抓获而遭活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即使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叶楠白桦兄弟居然孜孜以求,勤勉努力,双双考入潢川中学。叶楠兄弟都有从军经历。
如同周家兄弟出外求学又到日本留学一样,叶楠白桦兄弟则是双双从军,成为解放军百万大军中的一员。叶楠在军中因命运垂青也是机会难得,又到大连进入海军学校学习,当时的校长是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后又到苏联学习,归国后大体上一切顺利,在军中也算安稳妥当;白桦则一直在陆军供职,1958年被打成右派,后脱下军装,转业地方,自武汉到上海,算是成为地方人员了。
叶楠与白桦如果都在军中不涉文墨,专心仕途,即使熬资格,也会有不太差的级别吧?但兄弟两人都不改文心,不仅眷恋写作,且都长于写电影剧本,影响不俗。《甲午风云》在当年轰动一时,李默然扮演的邓世昌更是家喻户晓,而此电影编剧就是叶楠。叶楠还是《巴山夜雨》、《鸽子树》、《傲蕾一兰》的编剧。白桦同样是诗情洋溢,硕果累累,《曙光》、《今夜星光灿烂》、《最后的贵族》、《孔雀公主》、《山间铃响马帮来》、《楚王金钩越王剑》都曾经望重一时,更有他的《苦恋》引起一场风波,白桦为此也曾承受过巨大的压力。
沙叶新曾说,剧本也是可以阅读的。叶楠白桦兄弟在电影界望重一时,曾经联袂出版过《白桦叶楠电影剧本选》,弟弟在先,哥哥殿后,令人称羡。叶楠本名陈佐华,白桦本名陈佑华,一“佐”一“佑”,但为何起了叶楠白桦的笔名,是大哥的主意,还是小弟的建议,没有问过白桦先生,但叶楠在他的文字中,多次提及他领着弟弟白桦在那样的乱世求学途中“黑店”遇险几乎丧命甚至还有被打着抗日名义的“土匪”被绑票的传奇经历。叶楠是海军,他的作品名字多与大海有关,如《绿海天涯》、《浪花集》、《海殇》、《苍老的蓝》、《海祭》等。
我是因为宋词先生方才结识白桦的。白桦自沪上来宁,宋词先生招我作陪,两位先生都爱酒善饮,微醺之中,追怀往事,慷慨激越,甚或老泪纵横。关于贺龙的诸多佚事,我大多都是听白桦的娓娓道来。南师大出版社王欲祥先生热心出版了白桦的《不再重现的图画》,曾在清凉山崇正书院有一聚会,白桦先生也来了,白发萧萧,风采不减当年,而他的胞兄叶楠则在2003年去世了。本来两棵树相互凭依,经风冒雨,彼此呵护,却如今只剩下白桦这一棵树了,白桦先生言及此事,不仅神伤黯然。而宋词先生在去年也驾鹤西去了。
曹丕与曹植兄弟,连同他们雄才大略的父亲,在建安七子中占据三席,而苏轼与苏辙和他们的父亲苏洵在唐宋八大家中,也是赫然在列,现代文学史,鲁迅与周作人的地位更是各有千秋,不同凡响。与他们相比,叶楠白桦兄弟似乎有所逊色,但兄弟同胞,生于乱世,都投身军旅,而成为作家、编剧,在文坛有一席之地,也算是一桩文坛佳话吧。
转载自新浪博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