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齐长城

家乡区县: 莱芜市莱城区

齐长城莱芜段是齐长城中保存最好,极为重要的一段。它西起蒿滩东山,沿莱章、莱博边界线,跨224座山,至双堆山进博山境,复线由双堆山至原山止。沿线原建有青石关等三大关、十小关,全长近七万米。青石关见证了长勺之战等几次重大战役,锦阳关西现保存有最完整的城墙。因齐长城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所以今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完成于战国.毁于秦,复修子明、清和民国。它不仅是最古老的长城,而且在春秋战国、明至民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春秋时齐国负山面海,海和黄河水不必设防,唯群山有通往各国的陆地大道,易遭各国的军事进攻。齐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不能与众国抗衡的形势下,沿泰沂山脉建长城,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产物。
齐长城莱芜段是典型的民族建筑,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它蜿蜒起伏,历尽沧桑。历代文人墨客讴歌它的风采,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长城南遗有“青石关”等较多的石刻、雕塑和孟姜女等动听的故事,是一本美丽的书画长卷。长城是安全的象征,往往军队被比喻为“长城”。长城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发展旅游的重要文物资源。
齐长城莱芜段虽跨跃224座山,但大多数建在山的分水线南侧。不仅走向合理,而且便于军队防守。建筑主要仿城池手段,建有关楼、烽火台、敌台、墙等设施,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墙分石墙、土墙和以崖或高山代墙三种形式,因地制宜。长城南墙上建巷雉堞,便于攻守,设计合理。垒砌主要采用了片石干垒和发碹法,显示了较高的建筑水准。

朱文雪(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