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的概念首次提出是由风险投资家史蒂夫*朱尔维特森(steve Jurvetson)于 1997 年在描述 Hotmail 电子邮箱时首次提出的。国内第一篇介绍病毒性网络营销(viral network marketing)的文章是2000年2月份由冯英健翻译美国Ralph F.Wiison博士的《病毒式营销的六个基本要素》,自此病毒式营销的概念引进我国。
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也可称为病毒性营销)是一种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常用于进行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病毒式营销利用的是用户口碑传播的原理,在互联网上,这种“口碑传播”更为方便,可以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因此病毒式营销成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由于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因此几乎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营销手段。
病毒式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营销策略,它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营销方式的特点。第一、有吸引力的病源体;第二、几何倍数的传播速度;第三、高效率的接收;第四、更新速度快。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许多企业意识到病毒营销的影响力,并将之与传统营销模式结合起来,有的企业甚至将其作为产品推广和品牌建设的核心策略。
病毒式营销自提出以来,一直引领网络营销发展的脚步。2000年5月4日,“爱虫”病毒为营销提供了病毒式的传播样板。从“吃垮必胜客”到Hotmail追尾,再到2008年可口可乐公司与腾讯公司携手开展“奥运火炬在线传递”活动,更有奥巴马胜利当选并成为美国第一“互联网总统”,为病毒式营销写下了一个个绝美篇章。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病毒式营销战略的技巧来开展营销活动。面对激烈的竞争,愈演愈烈的竞争和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对于企业来说,任何一种营销手段都要各就各位。许多大公司都采用过病毒式营销这种方式,并且结果相当成功。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微软的Hotmail,他们是第一家利用这种方式知名的大公司,并且效果非常显著。目前,在美国已有许多传统企业意识到病毒营销的影响力,并将之与传统营销模式结合起来,有的企业甚至将其作为产品推广和品牌建设的核心策略。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官网发布了第71期《互联网发展信息与动态》,截至2011年10月,中国网民规模预计为5.01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37.4%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依然积极向好,市场交易规模继续扩大,仅我国团购用户数从2010 年底的1875 万增长至2011 年中的4220万,半年用户增长125.0%。这一切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为病毒式营销的实施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传统的营销往往是客户被动地接受产品信息,传统营销的概念可以简单称之为干扰式营销。由于种种原因,不但使营销费用高涨,其效果也越来越差,人们逐渐对铺天盖地的广告产生反感。与传统营销方式截然相反,病毒式营销多数以诱导为方式.在宣传产品的同时更主要的是给予客户同类产品的选择、使用。养护,鉴别真伪等相关知识,同时还为消费者提供可参与的娱乐活动、沙龙天地等场所或者平台。这样的营销思想核心就是给人们搭建平台,让感兴趣的人们相互营销。给人们乐意倾听的理由,创造了一种进行概念病毒传播的机制。
美国著名的电子商务顾问Ralph F.Wilson博士将一个有效的病毒式营销战略归纳为六项基本要素,这六个基本要素包括:1.放弃有价产品或服务;2.使传递信息的方式简单易行;3.信息传递范围能够轻易地由小到大规模扩散;4.利用人的本性和行为进行激励;5.利用现有的人际关系网络:6.利用外部资源。他认为,一个企业实施病毒式营销战略不一定要包含下面的所有要素, 但是,包含的要素越多,营销效果可能越好。 这六项基本要素成为后人实施病毒式营销的基本框架。
根据这一基本框架,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病毒式营销计划之前,应该进行必要的前期调研和针对性的检验,以确认自己的病毒式营销方案是否满足上述条件,是否符合企业实施。
到目前为止,企业常见的病毒式营销的操作方式有:网络互动、邮件营销、博客营销、论坛营销、微薄营销、网络媒体营销。然而,病毒式营销并不是随便可以做好的,需要遵照一定的步骤和流程。
成功实施病毒式营销需要五个步骤:
第一,病毒式营销方案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第二,病毒式营销需要独特的创意,病毒式营销之所以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其创新性;
第三,对网络营销信息源和信息传播渠道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便利用有效的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传播;
第四,对病毒式营销的原始信息在易于传播的小范围内进行发布和推广;
第五,对病毒式营销的效果进行跟踪和管理。
目前在我国病毒式营销正被越来越多的商家和网站利用。但是,病毒式营销在我国的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病毒式营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复制式模仿现象严重。在我国,一个成功的创意,一套高效的营销模式一旦被运用,马上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模仿者蜂拥而来,而且是不加更改的复制式模仿,完全的模仿他人的创意与模式。病毒式营销有着同样的弊病。
不愿意采用免费策略。认为使用“免费策略”就是无利可图,这是大多数商家目前对免费策略的看法。
对消费者心理把握不足。许多商家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自身正处于“买方市场”这样一个大环境,没有意识到任何的营销活动都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充分掌握消费者的特征、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相关信息,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目前大量的产品质量没有保证,服务尚处于较低层次,消费者对个性化服务的要求还不能满足,尤其是网络营销。当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时,商家交付给消费者的产品与网站介绍的往往不符,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均无法保证。
部分病毒式营销变质为网络病毒。病毒式邮件营销时其中绝大部分邮件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病毒性的邮件”,或者是进入某一网站时强制弹出各种垃圾页面。这种强制性灌输信息的做法极可能会激怒客户,最终失去客户。
针对以上问题,企业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善于使用创新策略。创新就是要寻找新的机会,开创新的市场需求,或满足其潜在需求。同时也可以使用创新追赶策略,可以弥补“后入市” 的劣势,及早发现市场的变化,快速追随创新者,并且改进原创者技术和营销的缺陷,奋起直追争取打败原创者。
善于利用免费策略。企业给用户提供一些试用产品,使用者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免费试用。如许多著名的软件公司在企业网站和一些专业网站上提供免费下载试用软件的服务,另外也在一些计算机图书中配送试用软件。
善于使用情感策略。给营销注入“温情”,要做好人工服务,虽然企业可以借助网络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但顾客不会喜欢和冰冷的网络打交道,人工服务能更好地维系客户关系,增强顾客的忠诚度。
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主动获取信息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来驱动的,想让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形成口碑,就必须要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作后盾。
将传播的信息和过程与道德观念相结合。病毒式营销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开展 以赢得顾客好感为提,切忌欺骗用户,在互联网上开展病毒式营销,可以使信息传递的范围迅速扩大,一旦企业有欺骗用户的行为,用户只要将事实发布到互联网上,企业将会在短时间声名狼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