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汶源街道享有“中国黄金蜜桃之乡”的美誉。然而,随着果树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加等,黄金蜜桃逐渐走向没落,蜜桃之乡在经历变局。近日,记者走访霞峰、黄花峪、龙巩峪、仙人桥、八大庄等近十个村庄,探究桃乡之变———
五年前的八大庄村,桃树最多的时候有五万棵,而现在仅剩不到三万棵。“种桃不如打工赚钱,所以村民慢慢就都放弃了。”一名村委委员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村里发展了34个蔬菜大棚种黄瓜。黄瓜亩产在三万斤以上,除去成本,还能赚三万块钱,而一亩地的桃,也就几千块钱的收入。
在黄花峪村,樱桃早就取代了桃树。“和桃树相比,樱桃管理期短,成熟早,受虫害和自然天气的影响较小。从四月份开始陆续成熟,卖两个月的时间,然后就都出去打工了。一年挣个五六万元很轻松。”村里人告诉记者。
而相隔不远的仙人桥村,更是早早地放弃了种桃,开始发展起观光旅游产业来。在半山坡上开辟出的万亩荷花园,成为莱钢职工和其他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荷花园中种植的美国雪藕成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柱。村支部书记齐光明说,村里桃树面积很少,以前还有部分苹果园,随着果树的老化,也相继淘汰了。齐光明说:“发展万亩荷花园后,提升了村里的知名度,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产业链不能后延,只能往前拉长。2004年,汶源街道举办第一届桃花节,以花为媒,以节招商。截止到今年,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桃花节吸引了省内外客商的目光,也成为推荐汶源街道的有力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乡土风情旅游、农家餐厅、桃文化庄园等一系列特色旅游业,成为汶源街道着力打造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并成为桃乡新的收入增长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