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俗
濮阳除家常便饭外,尚有当地的风味小吃,主要有胡辣汤、豆沫,“王五辈壮镆”、“张清丰烧饼”、酱豆、“渠村黑牛肉”等,其中酱豆、黑牛肉在1952年曾作为礼品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行旅
濮阳旧俗有“三六九朝外走,二五八转回家,一四七穿孝衣“之说,现多不讲究。
居住
宅基选择方面,濮阳人民传统,宅基总布局多以南北长12步,东西宽8步(每步5英尺),计0.4亩的长方形为最佳,这样适合于建造传统的以北屋为上房的四合院,当地也有东西长而南北宽者,更有大于0.4亩的。另外,本地历来保持黄河流域择高而居的习惯,即使无水患之虞,也总要把宅基垫得高些。庭院格局方面,濮阳地区的四合院有别于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最大的特点是配房前墙与上房的两上墙对齐,院落四四方方,宽敞明亮,濮阳的四合院是高墙窄院式的,庭院幽雅。上房(多为北屋)立于配房,且配房山墙遮住上房东西两窗;上房对面的下房(即南屋)与上房等高常为两间一过厅(大门)。近年来,这种四合院已渐不适应现代家庭的居住而被打破,改为精修上房,仅盖一边配房或下房,这样庭院显得宽敞明亮。房屋分配方面:上房为家长或老人住处,靠山墙一间为卧室,中间为客厅。配房为子女住室。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同志住在清丰单拐村时,曾严格尊重当地习俗坚持不住上房而住配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