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资救助不可取,让央企自己长大注资救助不可取,让央企自己长大
去年不少央企上市公司日子并不好过。业内人士分析,不排除国资委会像2010年前后注资航空央企一样,对亏损严重的航运、有色、钢铁等央企再次祭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的“法宝”。
躲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央企,却没有逃脱自2011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遭遇的这轮寒流。去年许多央企都出现了经营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状况。特别是航运、有色、钢铁等央企尤为严重。最为突出的例子是,中国远洋2012年前三季度亏损高达64.03亿。这说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央企之所以没有出现大的经营问题,主要是4万亿元大投资资源分配上吃了“偏食”所致。而本轮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国家没有出台大的刺激举措,央企、国企没有吃到“偏食”,经营问题立马暴露出来了。一个企业的强弱?管理水平的高低?应对市场变化、经济环境变化能力大小?在宏观经济景气向好时期看不出来,而在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和低迷中立马就原形毕露。宏观经济下滑和低迷是考验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的试金石。央企在这轮经济增速减缓中没有经得起考验。
对于去年央企出现的亏损和面临的经营严重困难局面,应该由央企自己来承担、扭转、应对和消化。要让央企真正成为市场中的一分子,既然央企是独立的经营法人主体,就应该承担所有经营后果和责任。长期以来,背靠国家的央企养成了对国家的巨大依赖性,那就是,一旦经营不景气,出现严重亏损,就找出各种理由让国家注入国资资本,或者给予资源分配上的优先权,或者在税收上给予减免优惠等。仁慈的国家言听计从,对国企有求必应,屡次对哭喊的国企实施注资等优惠政策。这使得国企永远背靠着国家这棵大树,拄着国家这个结实的拐杖,永远不会自己走路,永远长不大。政府一定要把国企看做与市场中其他企业一样,平等对待,放手让国企在市场经济海洋中独立遨游。一定要让国企甩掉拐杖,自己走路,让国企自己慢慢长大。政府部门特别是国资委千万不要再惯着、宠着、娇惯着央企,这样不但国家付出成本较大,说到底是人民付出的血汗钱,而且最终也害了央企自己。因此,国家对亏损严重的航运、有色、钢铁等央企再次祭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的“法宝”完全不可取。
同时,亏损严重的航运、有色、钢铁、汽车等央企,有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原因,有行业性低迷情况,更有央企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低、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差、没有战略眼光的内部原因。比如:中国远洋的严重亏损状况。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受到重创最为严重的就是出口型经济,从那时起中国经济就开始下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克服过度依赖出口的状况,后来的欧债危机等都给我国出口经济带来较大影响。作为从事国际海运的央企从那时开始就应该迅速转变经营重点,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一直还在传统海运上做文章必然导致今天的结果。现在以“中国远洋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战略地位”为由要国家注资,理由太牵强。再比如:中国铝业的严重亏损,作为央企几乎垄断了全国的铝业资源和经营,如此还出现亏损,实在说不过去了。怎还有颜面向国家要注资呢?再比如:一汽轿车和东风汽车两大央企上市公司的亏损,这是一个竞争性非常强的行业,国家如何能给其明目张胆的注资呢?还有钢铁行业的亏损,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专家、包括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的多名官员都一再呼吁钢铁行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呼吁停止新上项目和转型,结果去年发改委还审批了湛江吻增长的钢铁项目,岂能不亏损呢?反过来又要求给这些亏损央企注资,给一个充足理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