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美食篇

家乡区县: 江苏省天宁区

芝麻糖
常州芝麻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相传早在唐代,当地人就开始饴糖、芝麻,制作生产一种形似麻团的芝麻糖,叫做麻团糖。至北宋末年,狼烟四起,金兵大举南侵。康王赵构从京师汴梁南逃,偏安江南,一味妥协求和,全不想收复北方失地。老百姓对此十分愤恨。当时有人曾作诗一首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以泄不满。常武地区的老百姓,则采用另一种形式来表达抗金收复失地的愿望。他们将圆球形麻团糖改制成火铳样的圆柱形,送给康王,以激励其抗金复国的勇气。常州芝麻糖从此做成圆柱形,沿续至今。常州芝麻糖选料精细,制作讲究。要求芝麻沾满不露皮,两端封口不漏馅。糖层起孔不僵硬,味香甜酥不粘齿,色泽白亮很均匀,粗细长短一般齐,一斤刚好廿支。确实是居家旅游,馈亲赠友的好礼品。

原料:糯米粉,白糖,芝麻。
制法:将芝麻淘洗吹干,用小火炒熟,取其中一半碾成碎末,与白糖拌和成芝麻糖馅,另一半芝麻备用;将糯米粉用沸水烫成硬一点的粉团,搓揉上劲后摘成小剂,包制成小圆子,收口捏紧搓圆,上笼蒸熟;出笼后趁热滚上黑芝麻,装盘上桌。
特点:味香甜酥,色泽白亮。

豆斋饼
豆斋饼是全国其它地方没有、最具地方特色的常州小吃,其主要原料为豆子,素饼可用作祭祀,已登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豆斋饼是由白雀豇豆为原料制作的一种豆制品,其制作工艺仅流传于常州地区,出了常州就难寻其影踪了,豆斋饼一词当然由常州人发明,是地地道道的常州方言。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前后六次驾巡常州,曾在常州籍状元钱维城家品尝过豆斋饼,觉得别有风味。后来皇帝回到京城皇宫,思念常州的豆斋饼,但宫中的御厨是怎么也做不出常州豆斋饼的味道,乾隆因此深以为憾。

萝卜干
常州萝卜干是全国最为著名的萝卜干之一,常州著名的土特产,先后荣获江苏省传统优良食品、江苏省著名商标和部省优质产品奖。常州红梅牌萝卜干精选常州西门外新闸出产的甜嫩实心红萝卜为原料,经过洗净切条,适度晾晒,再加入适量的盐、糖及多种辅料,精心腌制而成。由于选料精良,采用独特的腌制工艺,并配以风味别致的佐料。故常州萝卜干色泽黄里有红,咸而不朐,咸中微甜,香脆不辣,十分可口。况且价廉物美,携带方便,不仅是人们佐餐的小菜,亦可作下酒及茶余饭后的消遣食品。

吕唯(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