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本地喝酒也是有讲究的,始终与礼节相一致。但凡喝酒总要有名目,即使是亲朋聚会也要找出一大堆的理由来。都知道我们山东人豪爽好客,其实我们莱芜人更甚,打招呼都说有空了喝点。在农村没有古人的雅兴,有“山饮”、“水饮”、“郊饮”、“野饮”之习,颇喜在游览观光中饮酒,大多是置办了酒菜请到家里来。农村最高的礼遇那还是要说八仙桌,就这“八仙”的名称已经够吉祥了,所以至今说“一桌”都知道是八个人。一般来说,没有现在的讲究,又是主陪又是副主陪,只有主人和客人。八仙桌的北侧为上,也就是正对着屋门的方向,主要的客人都坐在这一侧。这一侧的左面为主,右面为副。主次之分要看请客主要是请的谁,那就谁坐主客的位置。如果是本家族的人,那就要看辈分和年龄了,都是按左右左右来安排。主人的位置在最下端,便是背对屋门的位置,与主客是面对面,这样才显出尊敬来,也便于上菜倒水斟酒。农村的规矩是:茶要浅,酒要满。要不怎么老说“满酒,满酒”。“满酒”其实是晚辈给长辈敬酒的一种说法,农村风俗是,一满酒就是俩酒,在我们莱芜基本不喝单数酒,好事成双,双数是吉利的。晚辈给长辈“满酒”,用左手托了杯底,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杯壁,抬至额头高度,躬身送至长辈面前。喝完一个,再满第二个。双数一般指的是“2”、“4”、“6”、“8”、“10”。大致的意思是好事成双、四喜才、六六大顺、八是发的谐音、十全十美。喝酒碰杯,也是合着双数来,一碰就是两个酒,还要一饮而尽。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体现的也正是我们莱芜人的豪爽与质朴。 喝酒要有菜,在农村,上菜的次序是不能乱的。头鸡,二鱼,三丸子,四肘子,上一个菜是不喝酒的,等上来两个菜陪客的才会说开始喝酒。一般也不会说得这样文绉绉的,大多会说:来我们上一气。上鱼的时候,鱼头一般是冲着尊贵的客人,那要喝“鱼头酒”,鱼尾冲着的客人要喝“鱼尾酒”。等菜上齐四个或者是六个,这才是酒席真正的开始。如果是四顶四或是八顶八的席面,那更是有讲究。上点心的时候喝的是茶水,一直要喝到上小凉菜才开始温酒、换杯。 倘若是朋友聚会,还有行“酒令”的习惯,在农村不叫行酒令,叫“划拳”。规则很简单,“划拳”的两个人嘴里都要报数,数字是0-10。手指一伸一缩,不停地变换,两个人的手指相加,正合了某个人说的数,一局就结束了,输了的罚酒。如一个说:三桃园,另一个说八匹马,两个人的手指相加正好是八个,说三桃园的人便是输家,要罚酒一杯。 或许因为我国古代以农业种植为主,对于酒,人们有特殊的感情,说酒是粮食精,有很多的说法都与酒有关:包子就酒,越喝越有;饭后酒,从来有;酒壮英雄胆…… 酒其实是人们联络感情的载体,酒逢知己千杯少,也是中国食文化的传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