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歌是乐昌县梅花地区(包括梅花、秀水、沙坪、云岩和罗家渡乡的清洞、坪溪、铜山、鹿村、河丰等地以及乳源县的大桥、大坪、红云等乡镇)劳动人民喜爱的演唱形式。因为它是由当地的语言、词汇、乡音组成,故只有当地人民才能编得出、唱得好和听得懂、听得有味。梅花山歌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格式 梅花山歌类似“七言绝句”,都是四句七言和二、四句带的。所不同的是:①梅花山歌不受严格的声韵格律限制;②不受正规文字的限制,多是方言俚语且口语化,贴近生活;③每首山歌的头一句,可以7个字,也可以3个字。
起源及传播方式 梅花山歌起源历史悠久,但没有文字记载,多是口耳相传。一般人都能随口唱出几十首,多的几百首、上千首,有的民间艺人自编自唱,一天一晚也唱不完。
内容 梅花山歌多数是反映男女之间的爱情以及劳动人民的困难生活,也有描写阶级矛盾和反抗压迫的。下面举例说明,如反映青年男女为争取自由婚姻反对封建的:
郎有情来妹来情,两家有情怕哪人?
郎的拳头硬过铁,妹的眼珠利过针。
抱怨心上人变了心的:
心肝姐, 看你冇心向郎哩。
有心向郎唔系咁,涯走东来你走西。
由抱怨到睹气的:
心肝丢郎唔应该,哥哥涯也想得开。
哥哥好比门前竹,乌鸦飞去凤凰来。
向心上人倾诉家景贫困的:
郎怄愁, 好想耕田又冇牛。
犁头还唔曾铸好,谷种还在财主楼。
诉说封建婚姻不合理的:
有钱人家唔晓想,郎细讨个大姑娘。
妹系门前桃李果,主人唔食客人尝。
解放后,时代不同,人民当家作主,自由解放,梅花山歌也注入了新的内容,如歌唱共产党、毛主席的:
共产党来好主张,毛主席胜亲爹娘。
搞好土改分田地,增加生产多打粮。
号召要抗美援朝的:
美帝系个野心狼,侵略朝鲜好猖狂。
坚决将佢来打败,保卫祖国保家乡。
禁忌 解放前,梅花山歌只能在山上唱、在田野唱,不能在村中大庭广众之中唱,解放后稍有改变,但在公共场所,也只能唱反映新生活新内容的山歌,那些“郎呀”“妹呀”的情歌,在许多地方许时候还是受到限制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