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

家乡区县: 湛江市徐闻县

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9.9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8%,第二产业增长24%,第三产业增长4.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33.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5.7亿元,同比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亿元,增长1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0亿元,增长51.5%。1-5月份,全县上划“四税”收入4832万元,增长15.35%,增幅居全市首位。我县综合增长率为14.43%。
(一)强化项目带动,环保工业总量再上新台阶。2011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84亿元,同比增长25.4%。先后引进了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有实力、有经验、有品牌”的环保企业。今年1-6月全县共开工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10.5亿元。计划今年底前开工的项目6个,总投资57.5亿元。前期预备项目8个,估算总投资75.3亿元。北大青鸟集团投资“地球村”等一大批项目正在进一步的洽谈中,京能火电、活力澳洲喜跃农庄、“南海玉带城”、“阳光海岸”、大汉三墩二期、芦荟果酱、甘蔗结晶果糖、黄塘风电场、和安风电场、石板岭风电场、海上风电场等项目正在抓紧推进。
(二)强化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格局逐步打开。借助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空前发展机遇,加快旅游资源开发,争创全省旅游经济强县。一是旅游景点开发力度加大。积极推进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建设,加强“院地合作”,启动《琼州海峡北岸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徐闻海洋经济区发展规划》、《徐闻生态县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战略性规划,积极跟踪北大青鸟集团战略联盟合作,积极推动美国新新集团和浙江超人集团、浙江铁牛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商家加快沿海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努力构建海峡新城、海峡旅游区、海洋经济区和休闲农业旅游区的“一城三区多组合”的点、线面新格局。至目前止,我县旅游项目签约开发金额超过300亿元。二是旅游服务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建了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本馆及观礁码头。开通了六极岛环岛观光公路。五星级鑫龙海航酒店、星海湾酒店已进入装修阶段,两家酒店共拥有客房700多间,配套会议和温泉养生设施,将大大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大汉三墩旅游区战略规划及总体规划》编制并通过了评审,并被确定为广东省旅游扶贫重点项目。目前,投资商通过竞拍获得土地423亩,通过租赁获得土地659亩,完成了合同约定的首轮供地计划,填海工程相关手续也在待批之中。阳光海岸首期300亩项目也进入征地阶段。三是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启动开发建设养生六极、菠萝的海农业体验游等旅游项目,积极推进大汉三墩、龙泉森林保护区二期工程等旅游工程建设,整合旅游线路,乡村游线路逐步形成。今年1-6月,全县共接待过夜游客49.6万人次,增长16%;旅游经济总收入1.3亿元,增长19%。
(三)强化港口建设,港口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继续深化港航资源整合,全力推进广东省双泰集团公司改制上市,并获得突破性进展,把我县港航服务推上新发展平台。扎实推进海安新港二期建设和南山港货运码头建设,不断完善港口功能,粤琼港航合作取得重大突破,海峡1号、2号已正式开航,标志着海安港建港57年来首次实现两岸高端客滚船定点对开,无缝对接。加强与东盟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开展经贸活动,积极争取湛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我县设立办事处,进一步拓展外贸业务。今年1-4月,我县进出口贸易额达1324万美元,同比增长46%。省政府批准海安二类口岸并入湛江一类口岸管理,海安新港按照湛江港海安作业区方式运作。港航企业发展大型豪华快速客滚船高端营运服务,实现前港后站无缝对接服务。今年上半年,我县港口货物吞吐量4076万吨,增长12%,占湛江市47.9%。
(四)强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稳步提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广泛推广节水节肥一体化技术,良种面积覆盖率达90%以上,北运蔬菜、香蕉、菠萝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去年我县被评为“广东省水果生产先进县”。立足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依法管海、依法用海。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近15万亩,其中对虾5万亩,珍珠2.5万亩,被誉为“南国虾池”、“全国南珠生产养殖基地”。2011年全县海洋经济总量近30亿元。目前,我县创建“全国海域使用百县示范活动”已顺利通过国家海洋局验收,海安渔港已获批为为国家级渔港。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3亿元,增长7.8%。

欧祖强(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