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历史名人

家乡区县: 湛江市徐闻县

徐闻开县置郡,主要归功于汉武帝的伏波将军路博德,东汉光武帝的伏波将军马援,而后,徐闻、合浦郡的地方行政长官中也产生不少循吏、名宦,在徐闻历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笔。
路博德(前伏波将军,开疆拓土,开县置郡,开通海上丝路)。
马 援(后伏波将军,平定南方,拓建城池)。
孟 尝(汉合浦太守,廉吏,有合浦珠还的故事)。
士 革有(三国时徐闻令,父子兄弟雄长一州)。
徐闻乃至雷州,古时称瘴乡,谪官逋臣接踵而来,南宋元明之际,迁谪者亦多经徐地“鸿泥爪印,异地羁留,竟使蛮化犭乞乌之乡终有知己相逢,馨流俎豆。”以至发潜德之幽光,高山仰止之情思。
宋代寓贤有:
苏 轼 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州人,因与章忄享相悖,被贬惠州,赋诗:“报说先生春睡美,道人休撞五更钟”。章忄享闻而恶之,再贬苏东坡于海南昌化军,弟苏辙贬雷州,兄弟两人相遇在广西藤州,同行到海康,居数月后,下徐过海,宿海边递角场,有渡海诗。苏东坡与子苏过谒拜伏波庙,后来北还,写下《徐闻威武庙记》。
寇 准 谪雷州曾亲临徐闻,存沓磊驿诗一首。
李 纲 字伯纪,福建邵武人,自其祖始居无锡,政和二年进士,官至太常少卿,钦宗时任尚书右丞,后因主战落职,宋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张浚所劾。落职居鄂州,徙海南万州。建炎三年十一月赴琼,到徐闻滨海,海上有伏波将军庙,李纲遣子宗之摄祭祈祷,在琼三日得以生还以赦,书苏碑于伏波庙并纪其事于碑阴。绍兴二年,除观文殿大学士,卒年58岁,赠少师,官其亲族十人。
赵 鼎 宋高宗时两为丞相,有功于国家,为秦桧所恨,贬为绍兴知府,徒湖州,再贬吉阳。尽管如此,他仍表白自己:“自头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而不移。”后寓居海康,过徐适万州,且卒于任。时人称宋中兴贤相,以鼎为首。
李 光 参知政事,为秦桧所恶,罢官后安置于藤州,再贬琼州,北还经徐闻后移柳州而卒。
胡 诠 字邦衡,卢陵人,建炎二年中第五名进士,任枢密院编修,在绍兴任职八年,力排和议,乞斩秦桧、王伦、孙近三人头竿之于街市,秦桧恨之,谪监广州盐仓,第二年改佥书威武军判官。十二年,除名编管新州坐流长州十八年,又被送海南编管,道经徐闻。二十六年,秦桧死后,量移衡州,自号澹老人,乾道初为工部侍郎,七年以资政殿学士退休,死后谥忠简。
范 椁——元代照磨,徐存沓磊驿诗一首。
林应聪 莆田人,由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明嘉靖四年,以议大礼,谪徐闻县丞,丰采节概,雅重一时,力所可及,悉振举之。捐资修建名宦乡贤祠,按古制铸造孔庙祭器,此时有五色鸟来集,林应聪建来凤坊以纪念。
汤显祖 字义仍,临川人,由进士任礼部主事,因建言谪徐闻添注典史,汤显祖雅负才名,淹贯文史,延引士类,海之南北从游者甚众,建会馆曰贵生书院,自为说以纪,刘总阳祭酒有记,后迁遂昌知县。
屈大均(1630 —1696)清初文学家,初名绍隆,字介子、翁山,广东番禺人,清兵入广州前后,曾参加抗清队伍,失败后,削发为僧,名今种。不久还俗,北游关中、山西,与顾炎武、李因笃等交往。能诗,部分作品揭露清军暴行,感伤时事,诗风明健,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家”,有《易外》、《翁山诗外、文外》、《道援堂集 》、《广东新语》等,留有徐闻绵囊诗一首

欧祖强(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