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JPEG 属于有损压缩格式,一般压缩率越高,损失的信息就越多。 JPEG 不是按像素点来存储图片的,而是通过波的叠加。 JPEG 的算法的核心就是通过在图片的频率空间(frequency domain)减少不重要信息(特别是高频率信息)来实现的。当然,就算是不重要的信息,减少信息必然会引入噪声,使图像质量下降。 例如下面几张图,星星越少压缩率越高,图片大小越小的同时图片质量越差。你可以看到下图中,星星少的图片相对的边缘会更加模糊。当然,在一定的压缩率下肉眼是无法直接发觉画质的降低的(例如三星和四星)。 同一张图,同一像素,如何分辨图片质量? 同一张图,同一像素,如何分辨图片质量? 关于频率空间 所谓的频率空间,就是将图片进行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2DDFT)得到的图片。当然,一般的 DFT 得到的都是复数,而 JPEG 使用的 2DDCT 得到的都是实数,光是这样就可以通过微量损耗大幅减少空间使用。 再来看你的这些图: 耳机少女.jpg 156.57KB 耳机少女2.jpg 152.60KB 耳机少女3.jpg 52.21KB 三张图同样显示: 宽度 480 像素 高度 640 像素 水平分辩率 72 DPI 垂直分辩率 72 DPI 位深度 24 帧数 1 例如这张(为了方便我转了单色,彩色图片一般可以作为 RGB3 张图考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