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文皇后的故里----美丽的科尔沁左翼中旗

一、简介

  孝庄文皇后,达尔罕王旗(现在的科尔沁左翼中旗)人。是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的谥号,皇太极时期称庄妃,顺治时期尊号为昭圣皇太后,康熙时期尊号为昭圣太皇太后。“大玉儿”的称呼为后人所杜撰,并不为实。是否下嫁多尔衮,也众说纷纭,至今仍是历史疑案。

二、生平年表

      孝庄文皇后,生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 天命十年(1625年),年仅十三岁的布木布泰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此前,皇太极已经娶她的姑姑哲哲为正妻。第二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天聪三年(1629年),生长女雅图,即固伦雍穆公主。六年生次女阿图,即固伦淑慧公主,七年生三女,即固伦端献公主。天聪八年(1634年),姐姐海兰珠再嫁皇太极,形成姑侄三人同嫁一夫的婚姻。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号称帝,布木布泰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1638年),生下皇九子福临。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在未及确立继承人的情况下,因暴疾而逝。孝庄施展谋略,争取各方支持,终于由其子福临继位。康熙八年(1669年),支持康熙擒鳌拜,帮助康熙实现真正的亲政。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廿五日(1688年1月27日),布木布泰去世,享年75岁。

三、尊号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逝世,福临即位,年号顺治。尊庄妃为皇太后。八年二月上尊号为昭圣慈寿皇太后。八月加上尊号昭圣慈寿恭简皇太后。顺治十三年十二月加尊号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临死后,第三子玄烨即位(年号康熙),尊为太皇太后。

     康熙元年十月加上尊号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太皇太后。四年九月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太皇太后。六年十一月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太皇太后。十五年正月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太皇太后。二十年十二月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四、 是否下嫁多尔衮

(一)下嫁说

      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张煌言此词写于顺治七年,以当时人记当时事,似有所据,何况多尔衮于顺治五年已称“皇父摄政王”,慈宁宫又是孝庄皇太后的寝宫,词中说慈宁宫中张灯结彩,喜气盈盈地举行婚礼,显然是指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事。

      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它一些论据: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当与太后下嫁有关;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似乃暗指多尔衮迫使太后与之为婚;其三,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其四,满族作为北方少数民族,素有兄终弟及、弟娶兄嫂之旧俗,即使有下嫁事,亦不违伦理道德。

(二)未下嫁说

      老一辈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早就撰有《太后下嫁考实》,针对太后下嫁说的各种根据,一一予以驳难。孟森认为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对清朝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词;再者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意,不足为据,至于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另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再者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乃因昭陵已葬有孝端皇后,第二皇后不与夫君合葬,这在古代并不乏实例。

(三)历史疑案

       然而,孟森先生之说并未成为定论,胡适先生读过孟森的《太后下嫁考实》后,曾致书诘难,认为孟文“未能完成释皇父之称的理由”,“终嫌皇父之称似不能视为仲父、尚父一例”。此后,无论是1949年之前,或者是新中国成立后,仍不断有学者对“太后下嫁”之说,发表持肯定性的看法,不过却也没有摆出更确凿的实证

个人主页:http://blog.sina.com.cn/u/5087401958

家乡区县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neimenggu/tongliao/.html

 

susan(2014-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