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老墩遗址位于英德市北面约32公里的沙口镇清溪村,北江由北向南流,流经遗址西侧。在遗址北约150米处,有一条小溪—牛肚溪由东向西注入北江。北江两岸丘陵起伏,东岸形成发育良好的一、二级阶地。史老墩遗址即位于紧靠北江的一级阶地上。遗址现在的地形为馒头状的小土丘,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20-32米,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遗址以东150米的二级阶地,现名小狗山。遗址东南有一片洼地,遗址南部隔洼地相望的河旁一级阶地,现名狗了冲。遗址海拔高度为44.4米,北江水面海拔高度为39.7米,遗址高出水面4.7米。
主要是石器和陶片。石器的主要器形为斧与切割器,相当部分为未完成制作的毛坯,有一些是在制作过程中受损而废弃的。其他器种有刀、环、锤击器、砍砸器、砺石、石片,陶片有夹砂陶、黑陶、灰陶、褐陶等。除发现一批制作石器的遗迹15处外,还出土了各种石制品500多件。包括有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锛、镢、铲、半月型石刀、凿、切割器、刮刀、雕刻器等,门类齐全,既有石器生产工具,也有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工具,这些石器以磨制为主,但打制石器的使用仍较普遍。此外,在遗址北部的第一层地层下还发现了3座相对年代较晚的墓葬和灰坑,出土了一批石斧、石锛、陶纺轮和陶釜、陶盘、陶罐的陶片。
史老墩遗址较全面地揭露了石器制作的全过程,为全面了解新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的布局、工序技术及社会生产力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它的发现,对探寻粤北地区北江流域人类进入全新世以来,如何从采集渔猎经济逐步转为锄耕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价值。200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