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九州之“兖州”(下)

家乡区县: 济宁市兖州区

这一篇主要就说说兖州为什么强,强在哪儿吧。当然就是介绍一下它的经济,物产和旅游啦。

土壤类型以潮褐土为主,占59.37%,其次为砂姜黑土,占33.01%,潮土占7.62%。2000年土壤耕层容重1.3g/cm3,总孔隙度59%,有机质1.4%,全氮0.087%,碱解氮85.5mg/kg,速效磷27.7mg/kg,速效钾112mg/kg,极适于玉米、小麦、花生等作物栽培。兖州地下水储量约20亿立方米,深层日开采量可达60万立方米,是山东省三大丰水区中唯一尚未大量开采的地区,水质较好,属于奥陶系央求溶裂隙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天然的纯净水。兖州西南的南四湖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每年可利用的地表水量为14.5亿立方米。兖州煤田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探明储量200多亿吨,有特大型现代化矿井6对,年开采量3500多万吨。煤质为低磷、低硫、低灰份、高发热值的优质气煤和炼焦配煤,也可作为动力煤。2008年10月,山东省地矿局物化探勘查院在济宁新发现一处特大型铁矿,其中颜店矿段资源量达10亿吨,潜在经济价值达1500亿元。

2012年GDP达到506.2亿元,增长13.1%;地方财政收入30.08亿元,增长22.65%;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2012年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3.5亿元,同比增长11.9%;1—10月份,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1.3亿元,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179.4亿元,增长22.9%。

第一产业:2006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4.22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农业产值17.22亿元,增长3.1%;林业产值1.51亿元,增长115.7%;牧业产值14.43亿元,增长2.34%;渔业产值0.17亿元,增长13.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亿元,增长47.5%。
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农业产值29.85亿元,增长15.6%;牧业产值24.54亿元,增长19.9%。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9.6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46.15万吨,比上年增加3.72万吨。畜牧业发展总体向好。年末猪牛羊存栏量38.11万只头,增长18.6%。

第二产业: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的160家发展到184家,新增2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工业增加值73.2亿元,增长22.0%。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9.8亿元,下降1.9%;集体企业1.2亿元,增长9.7%;股份合作企业1.3亿元,增长42.4%;股份制企业196.8亿元,增长21.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6亿元,增长40.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6.5亿元,增长16.2%。轻工业总产值142.7亿元,增长20.4%;重工业总产值108.9亿元,增长25.7%。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56.7 :43.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产值97.86亿元,同比增长28.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10年,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一、二、三、四季度分别达到25.4%、27.4%、23.7%和27.4%,稳居济宁各县市区之首。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736.54亿元,增长42.9%;其中,轻工业产值354.08亿元, 增长53.8%,重工业产值382.46亿元,增长34.2%。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80.49亿元,同比增长33.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9%,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总量和占比均居济宁市各县市区之首。骨干企业带动支撑作用明显。太阳纸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两百亿、华勤集团超一百五十亿,分别达到218.59亿元和152.12亿元,分别增长57.1%和26.3%。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3.98亿元,增长40.0%;实现利润54.32亿元,增长35.5%;实现利税75.46亿元,增长35.1%。

第三产业:2010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17282万美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出口37909万美元,增长22.6%。实际到帐外资9515万美元,增长14.2%。
2010年,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14.29亿元,比年初增加29.8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39.22亿元,比年初增加21.74亿元。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54.23亿元,比年初增加31.04亿元,新增额比上年增长9.6%。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62.4亿元,比年初增加11.24亿元。

兖州被誉为“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京沪、新石铁路在此交汇,动车组在此停靠,到北京、上海的时间4小时左右,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铁停靠站距兖州仅15分钟路程。兖州火车站是全国一等货运站,是鲁西南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货运中转站。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万吨,有16股铁路专用线,为从事煤炭运销,货物运输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公路四通八达,京福、京沪、日兰高速在附近通联,公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东距日照港210公里,西距京杭大运河30公里,水路年货运量达3000万吨。距曲阜机场60公里,距济南机场150公里。

从著名景点来说。兖州兴隆文化园按照“一园三区”总体布局规划建设,是以佛教文化资源为基础,集礼佛、演艺、禅修于一体。西区为礼佛祈福区,由高118米的灵光宝殿、静心园、观音园、兴隆寺等组成。东区为体验演艺区,推出大型实景演出《菩提东行》,有8万平方米的室内大型佛教主题公园体验楼,区内99米高的合十塔与演艺、主题公园有机融合。南区为禅修休闲区,通过塌陷地生态治理,建设艺术村和度假村。

兴隆塔始建于隋朝,因兴隆寺而得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空苡砖塔,底基周长48米,高54米,二层外部设平座,二、四、六、七层盲窗修饰,通体区分两截,上下叠加,呈母子相托状。下七层粗大深厚,内设台阶式砖梯踏步,层间设回廊,游人可顺梯拾阶回旋而上;两截间形成2米宽的阳台,四周有石雕栏杆,凭栏远眺,风物尽收眼底.上六层骤缩细小,挺秀玲珑,直入云端;六层空心,设有楼板木梯直至塔顶(现已拆除);塔顶用琉璃瓦制成的莲台宝相式宝刹,塔内有题名碑记6块。旧时每年正月十六此处有庙会。唐、宋、明、清历朝修葺,解放后修缮一新,供人游览赏景。

天下第一剑:

在兖州博物馆陈列的大厅里,有一把硕大、修长的铸铁剑,重1539.8公斤,长达7.5米,剑柄上铸有文字图案。铭文为:“康熙丁酉二月知兖州府事山阴金一凤置”。图案为:剑的吞口为一个怒目横眉的怪兽头形状,叫“睚眦”,传说它是龙王九个儿子中的第二个儿子,因为性格凶猛好斗,才作了兵器上的装饰。据有关专家介绍,这把大剑,无论是重量还是其长度,在华夏现今出土的剑文物中均属第一。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成为四方来客到兖州参观的首选项目。
兴隆塔地宫文物:

2008年,在兖州兴隆塔地宫内出土石函,石函内有鎏金银棺、金瓶、舍利、佛牙等珍贵文物,另有一块“安葬舍利”碑刻。经鉴定,石函、鎏金银棺、舍利金瓶为国家一级文物,舍利碑刻、玻璃瓶为国家三级文物。石函是安葬佛陀舍利的最外层石棺,此次出土的石函四周和顶盖上刻有人物图案和花纹,图案表现的都是护法神、佛弟子,形象栩栩如生。石函内鎏金银棺长0.47米、宽0.2米、高0.25米,表面錾刻图案丰富,表现释迦牟尼涅槃的场景及佛教神像,在金棺内发现金瓶、顶骨真身舍利和长约7厘米保存完好的佛牙两颗,以及大小色彩不一、数量众多的舍利;金瓶为纯金制品,通高0.13米,瓜棱状,盖顶端坐一尊弟子形象,内盛装舍利。专家称,兴隆塔地宫发现的宋代鎏金银棺图案内容之丰富,刻画之精细,可与法门寺唐代单体金银宝函相媲美,石函上刻画如此众多的护法神,也是首次发现,此次发掘成果对古代佛教文化研究以及书法史、绘画史的研究都是宝贵的财富。
沙丘城碑:

此碑于1993年泗河枯水季节在兖州城东南一里许之泗河内出土。石高38厘米,长141厘米,厚22厘米。上镌文字26行,每行8字,字大约3厘米见方。文字前无标题,后端已残缺。现有文字基本保持完整,清晰可读。因文中有“沙丘城”字样,习惯称之为“沙丘城碑”。碑现藏兖州市博物馆。
金石图:

兖州市图书馆古籍室中,藏有一部著名的古碑帖著作《金石图》的清样稿本,为世所独存,弥足珍贵。该书为兖州人牛运震编撰,内容图样(拓片)为山西合阝阳人褚峻仿照原碑帖摹写缩刻,成稿时间为乾隆八年(1743)。稿本分四册,为近于正方形的大型开本,35cm×30cm,册页式装裱,每册封面为褐色绢托裱的樟木板,贴有白色绢书签,上写“金石图”三字,下有两行小字:“亮济张廷瑜嘱门人念桥许桌题”。序文之后,逐页内容为古碑帖摹刻拓片及解说配文,所收自周秦石鼓文下及历朝各代碑帖,几近百种。在略大于手掌的拓片上,有的缩刻着百余文或数百文并饰以原物样轮廓及图案,或一些剥落损残之状,再加上那笔笔不苟、端庄秀丽的小楷说明文字,可谓尽善尽美,洋洋大观。

好啦,兖州篇就到此结束啦,另外兖州还有很多历史名人,因为篇幅原因,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啦。有时间的话同学们可以过来领略一下这里的文化氛围哦。

阿呆0537(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