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乾隆帝下江南曾五次途径宿迁,且每餐必有车轮饼,甚至题诗夸其曰:洋河有饼若车轮,香脆酥甜妙化神。莫道京华糕点好,品来不及此奇珍。一经御笔品题,顿时声名远扬。从此,“好看好吃又好听”的车轮饼,代代相传。更是成了我们宿迁的著名美食。
关于车轮饼的诞生,相传还有乾隆和他的恩师徐用锡两人间一段动人的故事呢。 才华横溢的徐用锡在京城任编修的时候,因为学识渊博,品格高洁,深得康熙皇帝敬重。遂宣侍读,入南书房教授皇家弟子,为乾隆老师。时乾隆幼小又聪明淘气,其老师亦对其喜爱有加,常常师生形影不离。
据说,徐用锡喜甜食,经常请食堂师傅为其做些小糖饼。一次乾隆见到老师手中的小糖饼就问名称,老师随口道:“乡饼”。意思是家乡的小饼,聪慧顽皮的乾隆接过乡饼,只见圆圆的乡饼两面金黄,十分好奇就仔细端详,随后吃了起来,由于里面包的是冰糖,吃的时候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如同车轮碾过发出的声音一样,就脱口而出:先生,这更像车轮饼。先生听后大喜,夸奖乾隆聪慧,更对这位弟子乾隆喜爱有加。后先生因故被贬归里一直过着隐居的闲适生活,更有时间研究改进车轮饼的制作。随后,车轮饼这一手艺就在本地流传开来,以致成为地方美食。但据说时至今天,做的最好的还要数徐蔡两姓人家做出的车轮饼最地道。
也许因为上述原因,也许因为是对教导过自己的恩师的思念,所以乾隆下江南途径宿迁每次必吃车轮饼,并对车轮饼如此钟爱也就不难理解了。
说到这里,突然很想念家乡车轮饼的味道,或许更多的原因是想家了,如果你来我们宿迁,我一定会请你吃车轮饼,游览西楚霸王项羽的故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