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2度,降雨921毫米,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县境河属流域属岷江水系,有金马河、府河、江安河、杨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溪河,河流总长186公里。
是中国西部第一个“国家生态县”。[5]规划范围包括双流县西航港街办、黄甲、公兴部分区域。十是新材料产业功能...以及亚洲最大的集装箱枢纽,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网。
双流县于2006年开始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积极配合省市重大项目建设,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用,成自泸高速双流段竣工通车,全长29.8KM、总投资66.3亿元的“三纵一横”2012年建设段形成通车能力,地铁1号线南延线正式动工,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成绵乐客专、成渝客专双流段等项目进展顺利。临港路、成仁快速路、环港路绕城南段、迎宾大道南二段建成通车,新(改)建产业园区和城市区间道路90KM、镇村公路130KM,内部贯通、外部联通的天府新区双流区域路网体系加速形成。公交“一元通”线路总里程达1892KM,成为全省“十二五”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试点县。[6]
矿产资源主要有钙芒硝、膨润土、粘土及粘土岩、砂石建筑材料与砂金等。
双流县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成镇机构改革。城市规建管分离,广播电视局台分设。组建县疾控中心和县卫生执法监督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公有住房改革和商贸企业改革全面完成,供销社社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完成并村并组建社区工作,减少村组建制47.6%,精简村社干部48.5%。
【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部门职能,顺利完成县农业局、县城乡一体化推进办、县畜牧局、县农机局、县委农工办五个单位机构改革工作,新组建县农村发展局;整合职能设立城乡园林绿化管理局;新设置县旅游局;撤并白家、文星两镇,成立西航港街道办事处,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
双流县正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坚持“统筹城乡、跨越发展,加大投入、扩大内需,群众殷实、实现和谐”的基本取向,大力实施“一主线三战略五加强”工作思路,全力打造“一城三基地”,即以运动、文化、休闲、宜居、西部航都为特征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空港大城市,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成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临空服务业为引领的成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以集体化集约化为特征的成都近郊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奋力争创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样板县,不断开创双流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