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众筹电影 《我就是我》《十万个冷笑话》
电影众筹是许多众筹平台的主攻方向。在众筹网的1153个项目中,有64个为影视项目。虽然数量不多,且多为小众独立电影或网络微电影。但其代表项目《我就是我》因20天内依靠众筹的方式成功筹集到了500万余元,引起了主流市场的注意,该片也已经以纪录片的身份成功登陆内地院线。这部电影的众筹模式一度被业内认为是经典案例。
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2014年8月发起的《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众筹项目,最终吸引了超过5000位电影微投资人,筹集到超过137万元的投资,即将于2015年1月1日上映。
快男电影《我就是我》的主要回报是电影票和首映入场券,还有签名T恤、CD等小礼品。其中,“首映礼入场券”成为吸引粉丝的最炫目字眼,在参与此众筹项目的39563人中,仅有19人选择了不能获得首映礼入场券的40元等级。
众筹电影模式的法律分析:
受发展状态限制,我国对众筹的相关行业制度,以及法律法规上都还处于完善的过程中。众筹包括四种模式:奖励众筹,公益众筹,股权众筹和债权众筹。在这四个类型里,债权众筹已明确由银监会监管,具有较高的限制,稍逾红线,就会担上非法集资的罪名。股权众筹也已经明确由证监会监管,但还没有明确的监管制度。
为了规避风险,进入众筹领域的多家互联网公司都主要集中在回报众筹和公益众筹上。《我就是我》是典型的回报众筹(又称奖励众筹),通常以项目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回报。由于回报众筹和公益众筹都不能以股权和现金作为回馈,也无法向参与者承诺任何资金上的收益,所以发挥的空间并不大,国内第一家众筹网站“点名时间”就被讽刺为“预售平台”,京东众筹则被吐槽“其实就是团购”。
而在众筹起源地美国,想玩股权众筹和债权众筹,投资者需要拥有一定量级的净资产和年收入,回报众筹和公益众筹则是零门槛。如果借鉴美国的模式,我国的电影众筹也将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种是高参与度、低门槛的回报众筹和公益众筹,不过这种众筹模式很大程度上会沦为电影营销手段,参与者还是无法真正成为投资人;另一种则是高门槛、高投入的股权众筹和债权众筹,粉丝将会真正成为电影的投资人,但如上文所分析在中国也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