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特色(三十一)牛 头 寺

家乡区县: 西安市长安区

牛头寺,在长安区韦曲街道办东南约一点五公里的少陵原畔勋荫坡上,距西安城约十二公里。背倚少陵,面临樊川,林木茂密,曲径通幽,静谧深邃,在唐代不仅为佛教名刹,也是长安城南风景胜地。唐代诗人司空图牛头寺诗:“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群木沉幽寂,硫烟泛 寥”。写出牛头寺的风景清雅幽静。
宋代宋敏求《长安志》载,寺建于唐贞观六年(六三二年),而张礼《游城南记》则说是贞元十一年(七九五年)建。两说相差一百六十三年,似应以张说为准。宋张虽系同时代人,而张在北宋元祐元年(一O八六年),游城南时,与同游者张明微曾在此寺住过一宿,当时寺内有徐士龙所撰碑(到明代已亡),是不会不提及建寺年代的。《陕西通志》及《咸宁县志》均采用张说。关于牛头寺何以得名,近人牛典之《长安古迹考》云:“系牛头山第一祖师遍照禅师所居。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协光绪帝西逃驻跸西安时,每天派人取泉水借其饮用。今寺前坪台下有“九龙潭”标志,仍有一小股清澈的泉水,汩汩向下自流。
明代,牛头寺作为秦王朱樉藩邸香火院,自然会得到修葺和保护。赵崡在万历四十六年游时说:“寺,地胜如华严而庄严过之”。说明当时寺容的景况。清光绪年间,卧龙寺方丈东霞禅师增修山门佛殿,和左右廊房。有名的唐乾符陀罗尼经幢亦坚立在佛殿前,字迹已辨认不清。
牛头寺左邻有杜公祠,是明嘉靖五年为纪念唐代诗人杜甫所建,有一碑为牛头寺经文碑。右侧坪台下,有杨虎城将军陵园。
牛头寺为樊川八大寺院之一,杜公祠和杨虎城陵园列为重点文物、革命建筑保护单位。三者毗连,各有千秋,实为今日西安城南的游览胜地。

李飞阳(2014-12-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