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
山核桃具有耐阴、对土壤酸碱度适应强的特点,是荒山坡营造经济林的良好树种。并且还具有开花期迟、收获期早、结果生育期不受霜冷之害的优点。山核桃壳果体积小,耐贮运可远销,山核桃树寿命长,一经种植,可多年收获。
山核桃属深根性果树,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喜温湿气候,属半阳性植物,pH值5.5~7.0之间,6~7最佳,在海拔300米~700米的低山处种植,较丰产稳产。繁殖山核桃以播种育苗为主。也可扦插,用根或1~2年生的枝条扦插,移栽定植可在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发芽前进行,但春植宜早莫迟。
山核桃是风媒花,在雌雄花器和开花期间,多阴雨,气温低于10℃,或降温幅度大,对传粉坐果极不利。山核桃树高大,干性强,顶芽及附近芽易抽生,中下部萌发力弱,为促幼树早结果,对骨干枝可适当短截。为管理方便,通常在进入盛果期(10~15年)去顶,控制树高在5米左右。
山核桃幼年期生长缓慢,3年生以后生长加快,一般6~7年开始结果,20年以后进入盛果期。山核桃的结果大小年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足,结果大年枝梢生长细弱,次年抽发新梢不能形成雌花而变为小年。
采收方面,通常到了9月上中旬果实外部总苞颜色由绿或蓝绿色转变为黄褐色,即成熟。若受精不良等原因造成的空果则不易分离,以此可区别优劣果实。脱苞后的坚果要立即用蒸煮脱涩,烘干,否则很易变质。不能及时处理的坚果,应薄薄的摊在室内通风处阴干。
中国临安地区出产一种薄壳种山核桃,壳厚0.08~0.10厘米,出仁率46%,出油率72%,品质佳,目前种植数量少,值得大力繁殖推广。
物候期
在云南昆明,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萌芽期,4月上中旬为展叶期,4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新梢迅速生长期,11月中旬为落叶期。
环境要求
喜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5.2℃为宜,能耐最高温度为41.7℃,较耐寒,-15℃也不受冻害。但花期遇低温会影响开花授粉和花的发育。
薄壳山核桃需要较多水分,一年中不同物侯期对水分要求不同。一般在开花前春梢生长期要求适量雨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开花期,忌连续阴雨,6~9月为果实和裸芽发育时期,要求雨量充足而均匀。对光照不太苛求。幼年期要求阴凉环境,因此,山核桃育苗须人工遮荫。成年树在向阳干瘠的阳坡,生长不良。土壤以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石灰片岩风化而成的砾质壤土为宜,以石灰岩上发育的油黑土、黄泥土及沙岩、板岩、页岩上发育的黄泥土为最好。红壤、沙土不适宜山核桃生长。
繁殖
目前以播种为主,也可利用根蘖幼苗繁殖。播种用的种子要求坚果充分成熟。种子采收后,经水选,于秋季播种,播种时种子须横放。如果秋季不播,则须用湿沙层积贮藏。幼苗一般培育2年后才可出圃栽植。也可在春季采用枝接法嫁接繁殖。
栽植
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水源充足、背风向阳的地块种植。株行距4m×5m~7m×8m为宜。定植穴要求直径1~1.5m,深1~1.2m;表土与心土分开放,先在坑底放一层秸秆,覆表土至20cm;放入有机肥50kg、甲敌粉20g、过磷酸钙500g,并与土拌匀。在12月~1月植苗。定植后,固好树盘,浇足定根水。也可直播营造果林。播种时间在冬季10月至翌年3月,除冰冻天气外,均可进行。移植时,近距离的最好能带土球,远运时,苗木掘起后将根立刻沾上泥浆,能起保护作用。
整形修剪
早期修剪宜轻,适当多留主枝,使其早结果。修剪时要做到使树冠内膛通风透光,早期树冠上部枝梢应尽量保留,树冠下部可逐步进行疏剪,必要时可锯去过密大枝。锯口必须削平,并涂布保护剂,以防腐烂。
山核桃树进入衰老期后,可将树冠发生更新枝处以上部位全部锯去,培养已萌发的更新枝,将衰老树冠主枝枯死的部分全部剪去。在进行截枝更新的同时,最好结合深翻和施肥。
施肥及管理
丰产园每667平方米产量在500kg以上。在建园的1~3年内可以间作黄豆、玉米以及白术等作物。在间作过程中,园地要中耕除草,同时适量施用焦泥灰、饼肥、厩肥等有机肥料,并在每年7~8月间将林地杂草、灌木、荆棘、藤蔓等割除1~2次,将割下的杂草覆盖林地,冬季将覆盖物耕入土中,增加土壤肥力。
每年春季发芽前,每667平方米施尿素30kg左右,果实膨大期施果树专用肥80kg,秋施基肥3000kg。进入结果期后,根据结果情况增施肥料。可结合喷药每15天左右叶面喷肥1次,生长前期和后期喷0.3%尿素,6~7月喷0.3%的磷酸二氢钾。冬季浇足越冬水及萌芽水。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涝。
山核桃结果树每年施肥2次。2月沿树盘开放射状沟,每株施玉米秆20kg,大粪5kg。7月份施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每平方米施0.2kg。病虫防治
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疮痂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吉丁虫。重点做好冬季果园病虫害防治工作,生长期依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冶。
山核桃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如下
1、山核桃蚜虫
一年四代,以卵在山核桃芽上、叶痕以及枝杆破损裂缝里过冬、一处一粒、几粒以至几百粒,2月上中山核桃蚜虫一般阴山虫多,阳山虫少,山坞山脚虫多,山岗虫少,一株树下部虫多、上部虫少,蚜虫死亡率较高。旬(少数拖到2月下旬)孵化第一代小蚜,爬至山核桃芽上取食;到山核桃开始萌动的3月中下旬,开始进行孤雌卵胎生,产生第二代小蚜,爬至正在萌发的山核桃芽上,刺吸为害;到4月上、中旬(清明前后)又开始孤雌卵胎生。蚜虫经过这么三代繁殖,虫口剧增、世代重叠,此时一、二、三代蚜虫都可看到,竞相刺吸为害,进入为害盛期。到4月中下旬,第三代小蚜羽化为有翅蚜,不久,有翅蚜产下第四代小蚜于山核桃叶背,开始休眠越夏;到9月中下旬才慢慢苏醒,并于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分化为无翅雌蚜和雄蚜,交配产卵,以卵越冬。
防治方法:用40%氧化乐果1:0或1:1浓度在树秆周围打孔注药。蚜虫盛发期喷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
2、山核桃天社蛾
一年四代,以蛹在地表过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交配产卵,幼虫共4龄、25天左右。四代危害期分别在5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上旬-10月上旬。
该虫在三面环山的山谷首先发生,然后向山脊山岗扩展漫延,在一块林子中蛹的分布山脚>;山腰>;山顶。
防治方法:
⑴氧化乐果打孔滴液:各代幼虫期都可用1:1的40%氧化乐果打孔滴液防治,效果在90%以上。打孔滴液时要注意①打孔用的尖斧快口宽度不超过一公分;②必须在树干或树枝基部以45°的倾斜角进行环状打孔;③孔距间隔十公分,孔深木质部1公分;④每孔滴0.1毫升为度。
⑵喷雾防治:用25%的溴氢菊脂3700倍,20%的速灭杀丁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
⑶生物防治:在第一代卵期,将一张赤眼蜂卡撕成16小块用笋壳包扎,然后分片分坞沿等高线每隔1株挂一蜂包,每亩用1张蜂卡即可,防治效果70%以上。
⑷灯光透蛾:4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下旬的四个时间用黑光灯透光,效果明显,能有效地杀死成虫,减轻危害。
3、胡桃豹夜蛾
一年四代,以蛹越冬,多在山核桃枯枝落叶或草丛上结茧化蛹,翌年5月中旬成虫羽化,四代幼虫危害期分别是5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中旬;10月上旬-10月中旬,成虫羽化分别为5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
该虫多发生在坐西南朝东北的山坡上。阴湿的山坞、山脚、山腰严重,山岗较轻,向阳地段常与山核桃天社蛾混合发生。
防治方法:
⑴打孔滴液:5月份用1:1的40%氧化乐果打孔滴液防治。(具体方法参照氧化乐果打孔滴药防治山核桃天社蛾。
⑵喷雾防治:用25%的溴氢菊脂3700倍液,20%的速灭杀丁3000倍液,杀灭菊脂3000倍液喷雾防治都可。效果95%以上。
另外在避风山谷、山洼林子,在无风或微风的早晨或傍晚用"761"型烟雾剂熏杀,每亩用量1-2公斤。
4、山核桃枝枯病
危害1年生枝梢和2年生侧枝,并向下蔓延,引起大枝枯死。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枝上越冬,分生孢子在4-5月和9-11间在发病林中传播,主要靠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
⑴加强管理:结合施肥,在5月间往树枝上喷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或者说%波尔多液,15天一次,连喷3次,有较好防治效果。
⑵春夏季节剪除病枯枝,防治病害于秋季向下蔓延和减少病菌来源。
5、山核桃苗木根腐病。
山核桃苗木有时会烂根而一块块死亡。烂根的原因是由于圃地潮湿,病菌长期活动,侵染为害的结果。
防治方法:1.及时排水,保持圃地干燥;2.开沟隔离,沟内撤石灰;3.拔除病苗,迹地撤石灰消毒。
http://www.wm23.cn/Dlsf12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