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清顺治二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中文名黄淳耀
出生时间1605
逝世时间1645
民 族汉
初 名金耀
今直属地上海生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3岁读千字文,5岁读四书五经,14岁县试名列前茅,17岁补博学弟子,人称“黄家千里驹”。由于诗文出众,受到“嘉定四先生”中程嘉燧的欣赏,并推荐给常
黄淳耀像[1]
熟大诗人钱谦益家执教蒙馆。黄淳耀十分痛恨华而不实的八股文,与门人陆元辅组织“直言社”,倡导经世之用、言之有物的文章,名重一时。崇祯十六年(1642年)中进士,因生性耿直,不满朝廷黑暗,不愿做官,宁愿返乡教书,淡泊一生。
1644年,清兵入关,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强令汉人剃发蓄辫:“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激起强烈反抗。1645年闰六月,嘉定各地自发组织乡兵抗清,共推乡贤侯峒曾、黄淳耀为领袖。侯、黄领导义军守城廾日,杀清江南提督李成栋之弟李成林,至七月四日,终因寡不敌众,城陷。侯峒曾不降,投叶城自尽。黄淳耀上吊自裁于西林庵,留下绝命书:“弘光元年,七月初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西城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异日夷氛复靖,中华士庶,在见天日,论其世者,当知予心!””死年41岁,其弟黄渊耀随兄而去,仅22岁,门人私谥贞文。兄弟死时,口血喷壁间,入砖寸许,其迹历久不灭云,无等法师含泪用笔在一旁写下“留碧”两字。黄淳耀死后,其弟子陆元辅将其遗像悬挂於书房,朝夕瞻拜,终生不辍。
黄淳耀精研经籍,造诣深粹,诗文旧然成家,间有感讽时政之作,著有《山左笔谈》、《陶庵集》。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评其诗“浑然天成,绝无懦响”。黄淳耀崇拜陶渊明,故有陶庵号,文章质朴淡雅,如《李龙眠画罗汉记》、《顽山赋》等脍炙人口的佳作,至今仍被人推崇,有的还入选学生课本。钱大昕曾赞言:“公之文章,青天白日;公之心地,寒冰颢月。”
淳耀善书,法颜真卿,亦工绘事。
2后人纪念
编辑
两黄殉难后,百姓重葬俩人于其祖居地嘉定方泰盐铁河畔鲍家宅南,墓地九亩六分,栽有青松翠柏。 原墓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坐落在方泰乡水产村,墓地0.64公顷。1962年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1990年,上海市文管委拨款按原墓式样重建。1992年6月再次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门有楹联: 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两黄殉国,消息传到杨行后,百姓在镇西街城隍庙南,横街来凤桥北堍建黄公祠。内悬“双忠世家”大字匾,立黄淳耀、黄淳渊神位、神像。拜谒者赞诗众多,择其一二。
王曰纶《谒双忠祠》
忠魂终古壮河山,只手难扶国步艰;热血刺来衣袖染,丹心照向汗
嘉定二黄先生墓
青殿。 烽烟历劫谁凭吊,俎豆千秋定不删;祠宇瞻仰遗像在,一回展拜泪还潸。
杨行邑人施麟瑞《谒二黄先生祠》
归客抠衣拜,新祠奉二贤;草青全节地,血碧溃围年。
忠孝天亲共,文章浩气张;单生香一瓣,心折抱遗编。
申艇《吊陶庵兄弟》
誓守孤城力不支,惊着铁骑绕隍池;从容一死携国气,慷慨留题报所知。
素绢漫云无墨垢,大圭始信少瑕疵,此心到底终无昧,不信看君绝命词。
严镕《无题》
百战孤城破,刀头半屈身;二公扶正气,一死作完人。
练水忠魂壮,兴朝祀典新;尚留余恨在,误国是庸臣。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朝廷追谥侯峒曾、黄淳耀为“忠节”。谥文写道:“明鼎既迁,危城不守,孤忠殉国,名亦不朽。”朝廷拨学田,供养黄氏子孙读书;置墓田,供养守墓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嘉定重修叶池,在入口处大门两旁撰楹联:
赍恨在清池,碧血寒漪溶一片;捐身完大节,忠臣孝子各千秋。
叶池纪念碑,今移至原址西南约一百三十米的清河路与城中路交叉口。
3相关文献
编辑
明季南略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崇祯壬午举人,癸未进士。弟渊耀,字伟恭。淳耀素与僧性如善,性亦非淳耀不交。
乙酉闰六月,清兵围嘉定。淳耀居城中寺内;渊耀宿城堞,昼夜拒战。七
黄淳耀半身像[2]
月,势益急,淳耀语渊耀曰:‘城破,驰信于我’。渊耀素文弱,城未破三日,两目忽突出,青铁色,状如睢阳;筋悉隆起。堞堕,实泥大袋中重数百斤,用长木肩之,登城修讫;众异焉。癸丑城破,趋报淳耀曰:‘吾了纱帽事耳!子若何’?渊耀曰:‘吾亦完秀才事,复何言’!淳耀整袍服、渊耀亦儒冠,同缢寺中。淳耀题壁曰:‘宏光元年六月初四日,遗臣黄淳耀自裁于西城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
时避难者悉趋寺中,清兵入寺,俱杀之;次及性如,性如曰:‘吾闭关二十年矣’!兵问何人?性如告之;默然去。兵继至,问答如前。兵索宝,性如答以无;有兵曰:‘大施主供养,岂无宝乎’?性如指地曰:‘若此尸横满地,假有宝,亦逝矣;奈何坐守于此’!兵曰:‘无宝,杀矣’。性如曰‘杀则杀耳,宝终于无有;此亦前世孽,奈之何哉’!兵问惧否?性如曰:‘亦安避之’!兵曰:‘遍城皆尸,汝畏乎’?性如曰:‘杀尚不畏,何况尸耶’。兵曰:‘倒好!吾给一箭于汝,以悬寺门;自此,无有入之者矣’。乃去。兵果不入。及初七日,买二棺殓淳耀、渊耀,俱僵尸,绝无恶气。众尸秽腐难闻,裹以芦席焚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