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侨批文物馆

家乡区县: 汕头市金平区

汕头侨批文物馆于2004年4月24日在汕头市落成揭幕。该馆由香港知名人士庄世平先生、饶宗颐教授倡导,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持建立的。是中国首家侨批文物馆。
新侨批文物馆于2013年7月28日在汕头开埠发源地的外马路18号开馆。
广东潮汕地区是中国的著名侨乡,有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侨胞已逾千万。侨批文物馆设在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总面积200 多平方米。
该馆有“潮汕侨批文化图片展”,展出包括“侨批的历史轨迹”、“华侨侨眷生命线”、“侨批文化的研究”、“筹办侨批文物馆”四个部分的照片200幅,还陈列部分侨批原件、送批用具等文物。

侨批,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内、连带家书及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近代潮汕籍侨胞为生活所逼或为逃避战乱,远渡重洋,到东南亚及其他国家谋生。由于当时东南亚等国金融邮讯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善,海外侨胞捎回家乡的款项和信息,由专门往来国内外的“水客”和侨批馆递送。于是就有了大量的侨批文物。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认为:潮汕侨批是研究海内外潮人经济政治史的一项世界性课题。

汕头侨批文物馆于2004年4月24日揭幕开馆,是全国第一个侨批文物馆。由香港知名人士庄世平先生、饶宗颐教授倡导,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持建立。海内外热心人士对侨批文物馆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持。
汕头侨批文物馆设在广东省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总面积200多平方米,装饰富有潮汕乡土特色,拥有先进的电脑储存、检索系统,具有收藏、展示和研究功能。

汕头侨批文物馆已征集到侨批原件近3万封、汕头市民邹金盛收藏的侨批复印件3万多封、汕头市民麦保尔录制其收藏的近4万封侨批的32片光盘和泰国许茂春先生珍藏的一些曼谷侨批局老照片;还有送批用的市篮、批袋、水布、纸雨伞等文物以及有关侨批研究的文件、书刊。其中,一封151年前旅居泰国的父亲给在家乡的儿子寄了10块洋元的侨批,成了迄今全国收藏年代最古远的华侨历史文物之一。[3]
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在文物馆收集的侨批中,有父亲为刚出生却不曾谋面的孩子取名的;有儿子问候年迈双亲的;有父亲要求赎回被卖女儿的;有父母鼓励儿子发愤读书的……一封封侨批,浸透着海外侨胞对故里的一片深情。

张Whatever(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