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图书馆是香港知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兴建的汕头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开放型的高等学校图书馆。 图书馆采用藏、借、阅三位合一的大开架、全开放服务和电子监测、全电脑化管理,读者可根据需要自行取书阅读或办理外借,对外开放和借还书时间每周达98小时。
汕头大学图书馆重视文献资源建设,短短的20多年来已经形成以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并重的格局,并十分重视特色资源收藏。现馆藏文献资源总量174.3万册/件,其中印刷型文献109万余册,电子图书64万余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40多个。为加强电子资源的有效利用,我馆在各阅览区共配置电脑90台,每天免费开放14小时供师生使用,同时考虑到手提电脑的方便使用,本馆实现了全方位无线网络覆盖,另配置了100多个有线网络端口供给读者使用。
图书馆十分注重潮汕文献与华侨、港澳台特色文献的收藏、开发和服务。始终把潮汕地方文献资源作为其特色馆藏,并朝着建设成为国际潮汕文献信息中心的方向努力。2003年7月特聘香港大学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为潮汕文献特藏顾问。潮汕文献有13645册、6768种,电子图书1582种,建立了汕头大学图书馆特藏网,自建“潮学图书库 ”、“ 潮学论文库”、“潮汕多媒体数据库”、“潮汕图片库”、“潮汕文献书目库”、“潮汕报纸网上资源库” 6个数据库。2004年4月“潮汕文献数据库”成功申报CALIS“十五”专题特色库项目,并得到国家经费的支持。
汕头大学新图书馆: 由香港设计中心选出的“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得奖者陈瑞宪设计,这是李嘉诚先生亲自指定的设计师。新图书
新图书馆外观布置
馆结合传统图书馆及数字图书馆两者的优势和特长,全貌配合学校发展,资讯先行;与全国及全世界的图书馆联系,走在智识世界最前端;且是一个能体现当代特色之现代化文化设施、标志21世纪大学图书馆发展趋势。
最新启用的新图书馆总体建筑面积20,956.7平方米,阅览座位1500个。新馆的建设理念是为师生提供学习、交流、信息查询及获取的空间和平台,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藏书空间。新馆有27个可供2-12人共同学习讨论的研讨室、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和图书馆管理系统,包括采用RFID智能化标签进行图书流通管理,是一座将藏书、图书
新图书馆室外布置
阅览、潮汕文化特色馆藏、科学研究、教学研究、交流沟通、休闲等多功能融为一体,以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图书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