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剪纸

家乡区县: 汕头市金平区

汕头民间剪纸这一艺术形式,是由中原人南迁之后带来的,并与潮阳的民俗相结合而存在、发展的。

汕头的民间剪纸是以潮阳区铜孟、西胪、和平、贵屿等镇为代表。潮阳剪纸的兴起与迁居此地的中原人有关。
2006年在上海世博会亮相的潮汕传统艺术中,剪纸、潮剧大展风华,其中剪纸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一剪纸样式多表现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福呈祥、子嗣绵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祥瑞题材,一般在游神赛会、元宵关灯、中秋拜月、婚俗喜庆、祭祖拜神等活动中用作装饰以渲染喜庆气氛,另外也表现一些日常生活内容,如花鸟虫鱼、动物走兽、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戏曲人物、市井百姓等。除上述品种以外,也有一些装饰性的小花样,如供品花与礼品花等。

潮阳民间剪纸的用途,主要在于美化与装饰,同时担负着教化、礼仪、宣扬美德、歌颂生活的传媒作用。潮阳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题材非常广泛,其艺术特点是:造型灵活、构图对称为主,饱满而不杂乱,结构严谨,刀法精巧细腻。“阳剪”纹线工艺细致,“阴剪”线条粗壮有力,交替使用线条,精细相破相助,有“花中套花”的布局,疏密有致,玲珑剔透等艺术特点。潮阳民间剪纸分布于全区各镇(街道),尤其是铜盂、西胪、和平、贵屿等镇最为活跃。1997年潮阳被广东省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剪纸艺术)之乡。

张Whatever(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