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走上这座桥,就深深的比这座桥吸引了,仿佛我走的不是桥而是时光隧道,桥的那边是回忆的过去
跃龙桥始建于明代末期,经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乡人何绍禹倡修,道光七年(1827年)乡人李时龙、李翰书等重修。该桥原为三孔石梁桥,以花岗石建造,两边桥头砌石级,桥面用长石砌成。两岸和河涌中有石砌的桥墩,中间的桥墩东西两侧有石砌分水尖。民国期间为防盗贼,在桥北面加筑碉楼一座,名为“镇东楼”。碉楼有西式廊柱、拱券和山花。解放后部分桥面改为水泥结构。1982年为改造旧城区,将桥南面步级拆去改作马路,桥面在原有木桥上加固并盖上钢筋水泥路面,桥护栏亦改为钢筋水泥护栏。
如果说双美桥是略施胭脂的千年佳丽,那跃龙桥就可以说是历经沧桑的武士。看着跃龙桥,很少有那种静谧的怀想,眼前的景象让我看到了曾经的沧桑。跃龙桥像是一位武士,经过了历代的洗礼,依然以一种雄壮甚至悲壮的姿态屹立在河涌之上,那些历史遗留在他身上的痕迹,成了他最赖以骄傲的资本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