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子青家名若振,号中旗。1909年生于平远县大柘墩背村的贫苦农民家庭。
1937年,姚子青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九十三师二百九十二旅五百八十三团第三营中校营长,驻防汉口。8月13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吴淞口,妄图从宝山登陆,迂回占领上海。姚子青率部从汉口开赴抗日前线,于8月30日抵达上海宝山县城。该县城沿城无工事设备,防守困难。居民拖儿带女先后走避他乡,县城十室九空。子青目睹一片凄惨情景,心里更加激起了民族仇恨,他号召全营官兵与敌人血战到底,誓死守住宝山阵地。
9月3日,日军在飞机战车的掩护下向西门外大街及西南城垣攻击,姚子青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作战,还深入各战壕,勉励全营官兵杀敌立功。血战一昼夜后,仅宝山县城全家巷一地就击毙日军两百余人,击伤敌军不计其数。9月5日拂晓,日军又向宝山县城猛炸,掩护2000多名步更兵,在宝山县城东、南、北三面强行登陆,妄图压迫姚子青营向西撤退。在这危急关头,姚子青与全营官兵本可从容撤退,但他们抱着与宝山城共存亡的决心,誓以死守,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敌军伤亡人数剧增。日军见宝山城屡攻不破,便源源不断地增援,宝山县城受重围,城外阵地尽失。姚子青营的后方补给被切断。姚子青营在既无退路又无援军且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又毙敌数百名。至9月7日早晨,与敌血战了两昼夜的姚子青营官兵大部分阵亡。这时,宝山县城东南广角被日舰轰毁,日军蜂拥而入。姚子青率所剩官兵20余人与敌激战,子弹打光了就与敌肉搏。终因寡不敌众,宝山县城陷落,年仅29岁的姚子青壮烈殉国。
宝山战役,除一副营长及两三名士兵身负重伤先转移外,全营600官兵全部阵亡。消息传出,中外震惊。国民党南京《中央日报》发表《吊宝山城中六百义士》一文,称之为“民族人格之表现”。国人更以姚子青等英勇杀敌的事迹为题材创作出《姚子青大鼓词》和《姚将军歌》等催人泪下的诗词,至今尚存。为纪念姚子青,上海宝山县曾改名为“子青县”;汉口市政府将姚子青生前所居住的该市生成里七号所隶属街道,改名为“姚子青路”;南京还铸有姚子青铜像。
更多精彩将在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2126586.html
我的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hanbao379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858698286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385869828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