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有名的西餐馆之一,具有德式风味的西菜社(位于黄浦区南京路)。底层是咖啡部,供应西式点心。二楼供应西菜,以德大牛排闻名上海。其他名菜有腓利牛排、汉堡牛排、法国牛排、匈牙利鸡、意式烩鱼及虾仁色拉等。每年冬季,该店还供应日本式火锅司盖阿盖,可说是该店的一种创新。德大西菜社在上海开了100多年,在去年的时候,经历了搬迁和重新装修,开出了两家新店,可以说德大是老上海西餐的标志。至今许多上海人还是会去惠顾,为的是找寻那一份感情。如今他们的菜品没有做过任何的改变,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做法。店里的许多菜和店的历史一样悠久,都有着一百年以上。而且价格仍然是非常平民。
很久狠久以前,当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每周六从遥远的西南角学校斜穿上海回到东北角的家(请注意是每周六哦~),中间转公交车(当然那时没有地铁!)总会在南京路的德大买一个巧克力朗姆球,于是这两小时的奔波也有了个美好的盼头。当然偶尔也会在万体馆转公交车的时候在厦门水仙花面包房买一个现炸的热腾腾热狗——啊已经暴露了太多年代特色了。。。
当时当然是吃不起西餐的,正儿八经进德大吃饭已经是我毕业工作后的第一年,大概也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正式进西餐店。当时点了什么已经忘了,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吃到一半手机响了,但彼时刚开始用手机还不知道怎么把铃声按掉,就觉得在这么高档的地方弄得如此喧哗很不好意思,于是把手机深深的藏到包的深处,自欺欺人的假装听不见。
现在回忆起这些鼻子有点酸。
然后上周去大世界的ET剧场看老舍的话剧,就顺势安排在隔壁的这家德大吃饭,算是认真体验一下老字号。说到ET剧场,其实又是一通怀旧,就不放在这里讲了。
进去之前就没有对口味抱多大希望,只是纯粹感受,填补记忆的空白,吃下来也的确就是预想的那样。
来这里吃饭的小青年都是怀旧的吧?几十年前这里就是时髦人来的西餐厅,几十年后还是这群已经老了的时髦人在这里谈天说地,年轻人反而像是不速之客了;
外观及内饰一切都是老的,服务员并不都是上海人,给我们点菜的阿姨讲的是带北方口音的上海话,门口的年青引宾员倒是上海人,服务亲切肯定是谈不上的,不能拿老上海滩的做派来当做如今服务的标准了,其实上海几个老派西餐厅的服务在现在看来都是一塌糊涂的,你只当自己穿越到了几十年前就好了,拿服务标准来讲都不如巴贝拉之类;
一楼很吵,几桌西装笔挺的老克勒在聊天,还有围坐一桌的人噶三湖,面对电视机的一排老烟客目不转睛的盯着亚冠赛的直播节目,那是相当的吵啊,吃西餐可以大声聊天应该也不多见了;
点的都是热门菜,#罗宋汤# 酸甜适度,汤头很浓,并不能说有多好喝,不怕说的上海滩有N多家做得出这个味道,绝不是什么高档餐厅;
#牛尾汤# 貌似加了点胡椒,微苦;
#德大色拉# 也是老做法,其实你在家做出来的土豆色拉就这个味,端上来有点冰,估计也是冰箱里拿出来的;
#德国咸猪手# 中间部位还是很脆的,旁边有点老,切半天,有些部位咸过分了;
#炸猪排# 看大家都点了才加点了这个,真心不好吃,蘸酱应该是本地一个老牌子的,跟鲜得来用的是同一款;
#牛排鹅肝# 大家说要5分熟好吃就叫了五分熟,牛排切起来真是软,很小一块,鹅肝是不错;
奶茶糖精味道太浓了,伯爵茶是袋泡茶;
上菜速度奇快,我在喝汤的时候就差不多全上齐了;量都不大,一桌子也未必吃饱;
性价比不高,几乎每个菜都有满满的缺点,真心来吃个穿越吧。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kan/shanghai/huangpu.html、
网络营销能力秀http://abc.wm23.com/huanghongguang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