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与民间剪纸
1、结婚糊花窗
在结婚的前一天下午,新郎家要请人糊花窗子。糊花窗子的人即是结婚当天接新娘的少妇,此人要命大漂亮。接新娘的少妇用剪纸窗花糊窗子。其窗花题材以喜庆为主。但在结婚中午窗纸被戏耍的儿童打破。下午新郎家又要重糊。
2、结婚贴喜花
在岐山农村,女儿出嫁娘家要陪嫁妆,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衣架和脸盆架等。在嫁妆家具上贴鲜红的喜花以图吉祥喜庆。新郎家则要在大门、洞房门、窗子、室内墙上、箱柜上、宴棚、娶亲用的车辆上贴喜花,以烘托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同时也美化了环境,表示出门见喜、抬头见喜、喜气盈门、喜气洋洋。喜花的题材强调生机盎然,吉祥如意,喜庆祥和。大多以喜字配以吉祥图案组成,如双喜和梅花,双喜字和喜鹊组成的图案意为喜上眉梢,双喜字和龙凤组成意为龙凤呈祥。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扇形等,大小以饰面大小而定。
3、洞房顶棚花
农村在青年男女结婚前,要把洞房粉刷一新,在顶棚中央贴一大团花图案,团花呈圆形采有对称式折剪,内容为双喜字配花纹,凤凰牡丹、龙凤鸳鸯、如意祥云等。四角贴三角形角花,内容为喜鹊、孔雀、石榴、葡萄、桃瓜、莲花和鱼等对称吉祥图案。在雪白的顶棚正中贴上鲜红的剪纸团花,四角配贴角花,朴素大方,惹人爱看,平添了一股热烈的喜庆气氛。
4、请女婿碗花
女儿出嫁后,娘家一般在婚后第三日要请女婿女儿,女儿婚后第一次回娘家,名曰“回门”,女儿女婿在返家时,娘家要送女儿一个精致的新碗和一双筷子。碗内盛菜、豆腐和红烧肉,菜上放四个染有红梅花点的小圆馍。送碗表示给儿女带口粮,筷子表示快生贵子,豆腐和红烧肉表示富有福大,四个小圆馍意为一年四季不愁吃喝,五个梅花点意为五福临门等。这些都是父母对子女的美好祝愿。并要在碗口上放置碗花和筷子花。碗花为圆形比碗口大一些,用红帖纸剪成的团花图案,中间为双喜字,字外环绕有辣子、金瓜、寿桃、石榴、贯钱、葡萄和如意等图案,意为喜事不断,日子红火,多福多子,人寿年丰,财源广进。把剪好的碗花贴在圆形的黄色帖纸上。筷子花是比筷子稍长,图案为莲花和娃娃,牡丹花和娃娃等,贴在黄色帖纸上做成装筷子的袋子,把筷子装入袋内。当天晚上新娘要将碗筷花贴在顶棚或楼条上。
三、丧俗与民间剪纸
1望门纸花
1、悼念的纸筒
当安葬死者或过周年时,亲戚要送筒纸以表悼念。筒纸是用竹篾扎成圆圈,用白纸剪成圆贯纹糊制的长形筒纸。在筒纸顶端周围贴四条长条形剪纸吊花,形似长条旗,一条一幅,一幅一色。图案大多为花鸟、瓜果、瓶花及贯钱等几何对称图形,间隔贴在筒纸的顶端边沿周围,上饰纸彩花,迎风飘荡,白中见色,寄托哀悼之情。
2、念经的旗花
民间剪纸的发展与古代迷信活动有关,在乡下当死者过百天或过周年时,儿女们要请经师念经为亡者超度亡灵以表孝心。念经前要在念经的场地插长条形的旗花,供法师诵念经咒,轮剑挥旗,撒米散花时用。旗花是用单色色帖纸剪作的长条状,顶端饰彩纸花,下剪吊缨,其题材多为花瓶、花卉等,一般是套子纹和简单的对称式图案。念经“跑城”时也用各种色帖剪成团花形三角形旗,旗边沿剪飞焰,插在所谓的“城墙”四周,供念经“跑城”时用。
3、祭物纸扎饰花
在过白事时,亲戚要送纸制的祭品,如亭子、摇钱树、金银斗子、金山、银山、铭旌等,在其上也要用剪纸图案装饰。
岐山民间剪纸大多出自勤劳聪慧的农村妇女之手,其风格纯朴、手法简洁,造型随意,色彩单纯,富有装饰性。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岐山民俗与民间剪纸关系密切,民间剪纸的产生和发展与本地风俗活动有直接关系,民间剪纸为民俗所产生应用,使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美化增色,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一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gongchenyu
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3865943986/home?wvr=5&lf=reg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chenyu1103
梧桐子个人家乡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shaanxi/qishan.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