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渔歌
惠东渔歌是我县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据史料记载,自宋代起,惠东渔歌已在我县沿海渔区(平海、港口、稔山、巽寮、黄埠)广为流传。
惠东渔歌属“粤东渔歌”中的浅海渔歌,曲式结构多为五声调式,以“徵”、“宫”两种调式为主,“角”、“羽”调式为辅。惠东渔歌品种繁多,据调查统计,其调式共有29个,主要有“妹子调”、“啊啊香调”、“啦达啲嘟调”等,唱词均以地方方言“学佬话”(属闽南语系)演唱。
上世纪70年代,我县渔歌曾参加全国民间歌曲调演,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随着工业化、城市进程的加快,渔民后代大部分丢弃了本业,加上流行歌曲、影视媒体等多元文化的冲击,惠东渔歌的传唱者越来越少,全县渔歌手一度仅剩十几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县积极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抢救、保护惠东渔歌,从2003年开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文化部、省文化厅专家的指导下,我县宣传文化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惠东渔歌进行抢救性发掘和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惠东渔歌的历史和现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采录了原始渔歌素材71首;整理出渔歌曲凋29种;录制了VCD、CD、录音磁带共200多盘;整理出一批渔歌手(传承人)的档案资料;建立惠东渔歌资料库和惠东渔歌网站(www.hdyuge.com)。2006年,惠东渔歌被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惠东渔歌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更好地推动惠东渔歌的传承和发展,利用惠东渔歌宣传惠东,不断提高我县的软实力,着力打造我县地方特色文化品牌,近年来,我县在惠东渔歌的宣传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多次组织惠东渔歌歌手参加比赛和表演,并获得佳绩。2006年9月,参加浙江象山举行的“全国渔歌(号子)邀请赛”获三等奖;2007年7月应中央电视台邀请赴京参与音乐频道《民歌·版图》节目录制;2007年10月,惠东渔歌《一对龙虾藏礁洲》、《斗歌》参加广东省中山坦洲镇举办的“广东省首届水上民歌大赛”均获金奖;同年11月,代表广东省参加“舟山群岛.中国泛太平洋渔歌邀请赛”获三等奖;2008年9月参加“广东省第二届民间歌会”,渔歌表演唱《渔家乐》获金奖,《白丝丝》获银奖;2010年,惠东渔歌参加深圳文博会展演、广东省运动会开幕式节目表演、上海世博会广东活动周节目展演和广州亚运会期间的文艺表演。
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huizhou_huidong.html
我的能力秀:http://abc.wm23.com/abbypeng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