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桥西区

我对《太平轮》期待很高呢!所以真是有点失望啊。

仅从上半部,《太平轮》的故事其实跟这艘船关系并不大。果然,太平轮仅是一个借口,就像大家总把这片成为中国版“泰坦尼克”,导演却坚称这是中国版的“乱世佳人”。吴宇森导演更希望借这次船难,去讲那一整个时代。所以,他选择了群戏。群戏挺好,野心也更大。小小船难算什么,终究只是爱情加灾难的路数,很难玩出大阵仗。导演却是想讲时代,讲战争。印象中这片最早是叫《1949》,何等大气的设定。包括几位主角的选择也颇有代表性,有将军(黄晓明),有普通士兵(佟大为),有富家小姐(宋慧乔),也有流落街头的苦难女子(章子怡),还有台湾原住民(金城武),以及来自日本的长泽雅美,大家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与民族,如果操作得当,那就是一部史诗。当然,如果操作得当的话。

从1949或者生死恋,变为太平轮之后。整个故事在创作思路上出现了巨大的扭曲、或动机不明。如果是讲太平轮,那么这些角色的遭遇终究都是些背景介绍,故事的核心将首先在船上,好像《泰坦尼克号》,让不同的人都跑到同一艘船上,让他们随意迸出火花,戏剧性也就出来了。

创作者不甘心只讲太平轮,所以他要引入更多的背景介绍,家国情怀的东西。于是,上半部其实跟太平轮的关系并不大,甚至这些角色也都没有要上船的欲望。不过,所有人都清楚,他们最终还是要跟这艘船联系到一起。于是,我们努力盼望着,他们能逐渐确定自己的核心目标,朝向那艘船努力(似乎只有章子怡的角色表达出了意愿)。结果,上半部看完,也跟太平轮没什么关系。那为什么还要叫太平轮呢?这种强烈的创作扭曲产生的观影落差,很显然来自主题的多次变更(从1949或者生死恋变为太平轮,主题从小变大),这也是很多人觉得本片多线索又很松散的原因(因为线索并没有在最后有效的聚合)

同时,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这几段背景故事本身都是缺乏吸引力的。即便只交代背景,如果那些叙事线本身是充满吸引力和戏剧张力的,我们仍然可以很愉快的看完这部电影。而《太平轮》,无论是爱情、战争、乱世的苦难都没什么吸引力,六个主人公引出的三条爱情线,大体都很俗套且浅尝辄止,也许仅有黄晓明与宋慧乔舞蹈那场戏有些浪漫的味道(这也是本片少有的精彩段落),更多时候都是些无聊的套路。包括金城武与长泽雅美的部分,虽然两人的颜值都非常高,但这潦草的爱情未免也太肤浅了,更谈不上感动了。至于佟大为与章子怡,上半部还不太明朗,看结尾的介绍,应该是下部的重点吧。

 

该用户无法显示(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