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误译福尔摩斯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桥西区

在福州人嘴里,福州是胡州,胡州是福州,Holmes是胡尔摩斯,也可以是福尔摩斯。 首次将柯南道尔小说翻译成中文的福州人林纾,偏偏选了福尔摩斯。 这就是这个百年误译的来由。 前面那位福州同学,把[f]打头的“福”变成了[h]打头;后面这位福州林老师,又把人家[h]打头的Holmes变成了[f]打头。 够呛的福州人啊我的老乡! 林纾(1852年11月8日-1924年10月9日),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28岁中秀才,31岁中举人。 其实,翻译家林纾不仅不懂唇齿音,更连外语都不懂,他的所有翻译,都是听海归口译,然后他进行书面转述。 为什么那些海归不能直接自己做书面翻译呢?因为他们没有林纾那么好的中文,准确地说,没有那么好的古文。那时的人认为,印到书本上的文字必须是古文,白话文上不了版面。 林纾就是古文大家,用现在的话讲,是国学大师。 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文中评价林纾的翻译:“古文不曾做过长篇的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的小说。古文里很少有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和狄更斯的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与《迦因小传》等书。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 鲁迅说:“他介绍外国文学,虽然用了班、马的古文,其努力与成绩绝不在任何人之下。……老实说,我们几乎都因了林译才知道外国有小说,引起一点对于外国文学的兴味,我个人还曾经很模仿过他的译文。” 钱钟书曾经专门研究过林纾的翻译:“我自己就是读了林译而增加学习外国语文的兴趣的。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那两小箱《林译小说丛书》是我十一二岁时的大发现,带领我进了一个新天地,一个在《水浒》、《西游记》、《聊斋志异》以外另辟的世界。我事先也看过梁启超译的《十五小豪杰》、周桂笙译的侦探小说等,都觉得沉闷乏味。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我把林译哈葛德、迭更司、欧文、司各德、斯威佛特的作品反复不厌地阅览。假如我当时学习英语有什么自己意识到的动机,其中之一就是有一天能够痛痛快快地读遍哈葛德以及旁人的探险小说。”
该用户无法显示(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