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人文】

家乡区县: 梅州市平远县

平远建置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远隶属兴梅区专员公署。1965年,隶属梅县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8年,梅县行署改为市一级政权机构,称梅州市,平远隶属梅州市。全县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辖区12个镇,136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2010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76384户,260337人。县城设在大柘镇。  平远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位于北纬24°23′~24°56′,东经115°43′~116°07′,与福建武平、江西寻乌两县相连,是由赣入粤的重要关口。明清时期是闽粤赣三省“盐道”的交通要冲。平远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力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100个电气化县之一。境内主要河流有差干河、柚树河和石正河3条水系,为韩江二级支流。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0.8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3.7%,活立木蓄积488.8万立方米,是粤东动植物资源保护得最好的县之一。县内龙文—黄田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五指石以“中国丹霞地貌盆景”著称;粤东名胜、国家级森林公园南台卧佛山号称“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县境有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铁矿蕴藏量7800余万吨,稀土8万吨,石灰石藏量2亿吨以上,花岗岩100万立方;经国家地质部门勘查,境内稀土矿属品位较高、开采条件较好的中型矿藏。国道206线横跨境内4个镇并横穿县城,县至镇、至行政村公路全面实现水泥硬底化。

  平远人文资源厚重,客家文化特点鲜明,是粤东客家先民的始兴地,客家先贤程旼的故乡,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围龙建筑,有客家传统民间艺术船灯舞、落地金钱等。曾涌现世界客属名贤首贤程旼,明监察御史韩元勋,辛亥革命时期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爱国侨领姚德胜,抗日英烈姚子青、黄梅兴等著名人物。历史上太平军4次进入平远,红四军3次来到平远,抗日战争后期省政府曾搬迁到平远办公。

  【发展概况】

  2010年,平远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生态经济县、文化先进县、安康和谐县”发展战略,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经济各项工作。同时,以民生改善为主线,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全面实现。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5.5亿元,比增14.2%;工业总产值47.7亿元,比增40.1%;农业总产值13亿元,比增6.1%;全口径税收收入3.18亿元,比增10.4%;全面完成中央“两税”、省“四税”上划考核基数任务;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62亿元,比增20.9%;县级一般预算支出6.91亿元,比增19.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新口径)12.3亿元,比增15.1%;外贸出口总额6295万美元,比增75.7%;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为36.29亿元和11.45亿元,分别增长13.65%和39.63%;农民人均纯收入6006元,比增20.2%。

  【产业结构调整】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稀土新材料、机械铸造、优质建材等三大工业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21︰42.96︰33.83,对比“十五”期末第一、三产业分别下降4.7个百分点和2.9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7.6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工业集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

  基本完成生态工业集中区占地2000亩的一、二期建设,引进广东荻赛尔、亚力盛电子等21家企业落户集中区,投产的有18家。2010年,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92亿元,税收1880万元,全县招商企业共解决1.2万人就业,实现税收收入1.78亿元,占全县税收收入的56%。以集中区三期为基础,在济广高速公路石正出口与206国道连接线两边,规划建设21平方公里的生态工业集中区,投入6500多万元,完成三期工业集中区3000亩征地拆迁、首期1075亩土地平整。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通过制定各项招商优惠政策,打造招商平台,落实招商责任制,强化专业招商、节会招商、产业招商,引进广晟、广柴、宜华、宁江等大企业来平投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引进项目9个,计划投资总额17.25亿元,已投入1.23亿元,含往年项目再续投资累计3.46亿元。

此刻未成年(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