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中国模式2.0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桥西区

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正努力让中国变得更强大。 2012年11月,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新一任的总书记,如今两年时间匆匆而过,回首习近平两年来的施政举措和他所阐述的施政理念,我们不难发现,习近平正在努力改变中国原有的发展、稳定和改革模式,努力构建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式,着力打造中国模式的2.0版。 时代呼唤新的中国模式 一个国家采用的模式是一个国家的大战略,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它至少要能回答三个问题:如何实现发展?如何在发展中保持稳定?在发展和稳定之间如何保持变革的张力?围绕这三个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共采用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毛泽东时代的苏联模式,第二种是邓小平时代的中国模式1.0。 邓小平在发展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被赋予了极大的发展自主权;在稳定上,国家把经济增长当为实现国家稳定的重要支撑;在变革方面,通过中西对比的差距感,变革成为国人的普遍共识。邓小平时代开创的中国模式实现了中国的发展,保持了中国的稳定,中国变得日渐强大,中国模式也日益引起世界关注。 在变革方面,习近平提出了全面的改革计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政党和社会六大方面。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作用论,经济改革可以为其他几个方面改革提供动力; 在发展上,摈弃追求高GDP、放弃大举政府刺激的投资、强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民间企业发展,经济的变革正在进行;严格控制“三高”企业,着力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地位,并制定了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在稳定上,通过反腐来刮骨疗伤,治标的反腐能为治本的法治建设树立氛围和环境,并通过机构改革、简政放权等优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确保稳定的能力。 习近平两年中采取的措施有很多,更多的措施还在酝酿中,不过他打造中国模式2.0版的决心和策略已经显露出来。 中国模式2.0版七大特点 习近平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一词是核心,可以说全面现代化是他追求的目标。然而仔细分析他的改革蓝图和施政措施,“现代化”的最大特点是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西方的现代化,这是国人对“现代化”理解和认识的提升,而这种中国式的现代化又可以细分为七大方面,即七大特点: 一是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的政治发展要坚持自己的道路,走中国自己的民主发展道路,这一条道路是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和党内民主结合的民主制度,在今年人大成立60周年、政协成立65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详细的阐明了中国的民主改革策略。 二是经济的市场化。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变化,继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更加强调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调控的市场化,更加完善行政调控和市场决定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用户无法显示(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