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如何评价习近平气场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桥西区

北京APEC峰会结束后,日本新闻协会邀请我做一次讲演,听讲对象是日本各大主流媒体的论说委员长、国际部长或中国室长等,谈的主题是:中国经济如何走出困境。 演讲2个小时,与其说是讲演,更像讲课。我讲了三个内容:第一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褒贬;第二是2014年中国经济的现状;第三是习近平主席的新常态经济与“一带一路”经济的战略思路。

讲完之后,大家开始提问和讨论。提出的最主要问题是这么四个:第一,中国如何看待“中日四项原则”?第二,如何处理新常态经济与GDP增速的矛盾?第三,习近平打老虎,是否还能打出新老虎?第四,中国真的要与美国平起平坐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中日四项原则是两国外交与安保的最高责任者之间达成的协议,并由两国政府同时公布,而非两国外交部之间的一般文书,因此它具有至高的政治信义,我想中国政府一定会信守诺言,关键是安倍内阁是否能够做到言而有信。日本国内有舆论认为,这一份原则中,日本变相承认了中国政府对于钓鱼岛主权的要求,因此是一份“卖国原则”。如果日本政府连这一点都不能承认的话,那么,中日之间就毫无首脑会见的基础。当然,中国政府也允许日本在顾及国内政治环境时,对于钓鱼岛的主权,采取“一岛各表”的做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安倍政府没有向中国政府交清底线。所以,与其期待中国政府在四项原则问题上向日本让步,还不如期望安倍政府履行诺言更有意义。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间,GDP的增长率平均达到10%,这个高速增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繁荣,但是也牺牲了环境和社会综合平衡力。因此,习近平主席提出“新常态经济”,便是要求不急于冒进,按照自然规律,寻求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均衡发展。看似GDP的增长率减缓,但是因此可以减少盲目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众多负面跳跃,少赔钱做买卖。如何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课题。对此,习近平主席提出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就是要将中国的区域经济范围覆盖到中亚、中东和欧洲,以及东南亚和非洲。而中国愿意来掏钱支援各国建设高铁、道路与港口等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拉动中国的出口,消化中国过剩的产能,同时也为中国经济与周边经济的统合,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这些战略的实施,最终将拉动中国GDP的有质提升。

该用户无法显示(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