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凤冈太极洞

家乡区县: 贵州省凤冈县

地理位置

  太极洞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何坝乡,距县城14km,因“洞面有纹,类太极图”而得名。

简介

  凤冈太极洞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遵义市凤冈县何坝乡,距县城14km,因“洞面有纹,类太极图”而得名。国内唯一的角砾石天然洞窟,太极洞与无极洞清幽、宽敞,成为儒、佛、道修身养性的天然绝妙境地。洞内历代名人石刻众多,石窟、神像林

凤冈县太极洞

立,立体地展现了太极洞悠久深远的历史。在景区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全为砾石结构,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远古时期地壳运动的过程,成为地质科考者的首选目的地。无极洞外绝壁高50余米,是攀岩、绳降、滑翔爱好者活动的理想场所。石壁上有天下第一大摩崖石刻汉字“凤”(高18m,宽14m),成为凤冈“凤鸣高岗”的象征。

  太极洞原名腾云洞,因洞顶有一圆形凹穴,形似太极图,故改名为太极洞。明代开始建设庙宇,成为当时的宗教朝觐圣地,在清代是下八府道教和佛教圣地,当时就已成为贵州名胜,号称“黔北第一观”。太极洞与赤水市两会水是贵州省的两大石窟文化珍宝之一。

  太极洞总面积1860平方米,东西长62米,南北宽30米,洞高约18米,有七条通道可以进出,东西南北中,各方都有路和洞口,故名“七窍天开”。洞的中央部分最为宽阔,宛如一间大厅,洞的顶部三分之二是石壁,中心有圆形凹穴,类似太极图。

  主要景点有太极洞、无极洞、八卦山、蒲水河等。蒲水河环绕的太极洞与无极洞清幽、宽敞,成为儒、佛、道修身养性的天然绝妙境地。

主要景点

摩崖石刻——大“凤”

  进入太极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雕刻在岩石上的展翅欲飞的大凤凰,它犹如一只神鸟,栖息在无极洞外的峭壁上。在青草和绿树的衬托下,格外引入注目。这实际上是一个又高又大的“凤”字,它象征着神鸟栖息的地方——凤冈的腾飞。该字由贵州省书法家王得一先生书写,凤冈县有名的石工镌刻。字高18米,宽15米,于1992年9月27日书,同年11月14日动工镌刻,1993年4月16日才正式竣工。“凤”字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崖石刻汉字,曾闻名中外。其字朱红笔划,刚劲有力,活像一只欲飞的凤凰,为太极洞景区增添了不少风采和活力。

脸谱展厅——无极洞

  无极洞幽暗而深远,需借光才能前行。在洞内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形态悠闲的“乌龟”在缓缓爬行,见有人来,还仰起头来朝着人上下打量;在另外一个岔洞里,一个大猴子蹲在石尖上东张西望,小猴子则趁机往下爬,想偷偷溜到别处玩耍。在无极洞里,最主要的内容要算傩戏脸谱了,这些脸谱神态各异,形象逼真,高低错落地贴在石壁上,虽年久失修,但轮廓依旧,俨然一个傩戏验谱展览大厅。据介绍,像这种脸谱洞内原有 36个,因人为破坏,如今只有31个了。在旁边的一面石壁上,有一篇介绍傩戏的文章,因墨迹剥落,现已无法辨识了。

黔北奇观——太极洞

  太极洞原名腾云洞,因洞顶有一圆形凹穴,形似太极图,故改名太极洞,早在清代就被列为贵州名胜,号称黔北第一观。洞穴东西长62米,南北长30米,有7条通道进出,东西南北中,各方都有路和洞口。中央部分最为宽阔,宛如一间大厅,厅顶洞口敞开,犹如鳄鱼之嘴对着蓝天呵气。厅内四壁有各种石雕神像,栩栩如生,“慈航普渡”、“洞天福地”、“洞见天心”等石刻字,清晰明朗,豪笔生辉,字迹刚劲,刻工精湛,其中“洞天福地”、“洞见天心”是曾在凤冈县任过县长的和事胥、张祖宜二人赠送的横匾。洞内有一口做工相当精细的可装几十挑水的石水缸,缸体正面有一副对联,上书“山川草木,削破鸿猛开锦绣;耕读渔樵,看穿世界出风尘。”大厅北面,曾是一个书房,是墨客骚人聚集之地,石壁上有一幅对联,上书“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描写了当时的热闹情景。(ps:洞内凉爽无比是避暑胜地)

文献记载

  据《贵州省志·名胜志》载:“太极洞,晴天早晨洞口罩着一层轻雾,如纱、如絮。中午云开雾散,洞中阳光明媚;晚上四周虫声,云破月来,树枝异影,别有洞天。”只可惜笔者来时恰是中午时分,既没有欣赏到浓烟缭绕、袅袅缥缈的迷人仙境,也未感受到云破月来、虫声四起的醉人之夜,心中不免留下些许遗憾。

快乐人生(2014-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