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经济的发展【三】

家乡区县: 湖北省监利县

三、实现荆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路径及工具的择优与创新
  什么是经济发展路径和路径工具的择优和创新?在经济发展决策中,择优(Choose the best)有选择(Selection)、优化(Optimize)、优中选优三层意思。即选取什么?如何选取得到更完善、更出色、更优秀的方法、作法、方案与技术,在优选的对象中比选出最理想的结果。创新(Bring forth new ideas)一词,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阐述,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就是创新。显然它涵盖了技术、管理、组织形态、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含义非常丰富。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及工具的择优与创新已经不是某一个单一路径及工具的扩充升级,而是行政路径、市场路径和国际路径及其工具的集成运用、扩容、升级、提速。这里基于对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全面的考察,对其实现跨越式发展路径及工具的择优与创新作点探讨。
  (一)针对强“政”弱能弊端,建立发展型、服务型、效能型政府领导体制,解决上层不进、中层不力、基层不勤问题,提高政府经济发展的破局能力、推进能力、转换能力。荆州实现跨越式发展路径及路径工具的创新,政府是关键、企业是主体、民众是基础。一般来讲,国家依法给地方政府授予了极大的管理权力,是强势的,但有时强势的政府往往不见得是有能力的政府,这从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表现中非常容易发现。政府领导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来自于领导体制的优劣。领导体制好,经济发展就快就好,就容易引起上层政府的重视,引起市场企业的青睐,发展的行政路径和市场路径及其路径工具就会越来越好。因此,荆州需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部门改革,按照“依法依规办实事、打破常规抓发展”思路,简化行政审批,推行一站式审批、一天制批结、保姆式服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要大力整治慵、懒、散,杜绝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提高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做到“来者会办的积极批办,来者不会办的主动帮办,来者没时间办的主动送办,来着忧虑未办的上门去办,来者没来得及办的赶快补办”,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建设发展效率型、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整合能力。二是要大力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规模发展、集团化经营,加速高端产品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品品牌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让企业打开区域经济的发展之路。三是建立完善政府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开发民力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社会知名人士作用,依照民主程序,向国家充分表达发展诉求,让民间智慧变成高层决策,化成一个个项目投资,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针对强“市”弱用现状,按照市场规律整合配置一切发展资源的要求,解决市场规则、市场手段、市场方法弱用问题,提高政府及企业家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及发展能力。不断开辟市场路径,善于打造市场路径工具,会用而且大力运用市场体系蕴藏的巨大发展力量,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纵横捭阖无敌于天下的关键所在。市场力量是强大的,运用的好,会成就一个地方的大发展,不会运用和运用不好,就会毁掉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这方面,荆州有太多的教训。第一,市场规则是大吃小、快吃慢、强食弱,因此,要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区域经济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要善于整合小企业形成相对优势,开展优势化竞争,力避用小生产者习惯搞现代化工业,以赚点小钱、开辆小车、喝点小酒、打点小牌自足,不思进取。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生态决定企业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一个地方的企业死掉、名牌消失,实际上是市场生态退化、市场环境恶化的反映。荆州没有理由不反思上世纪九十年代那场生态灾难导致所有名牌消失的教训,因为只有反思,才能痛定思痛,学会用市场手段、市场方法积极应对区域经济竞争中出现的问题,大力优化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实现发展的逆势上扬、弯道超车。第二,市场手段和办法很多,而且创新的领域相当广泛,如鼓励个人创业、建立城市创业基金或给予小额信贷扶持,鼓励中小企业上市、帮助解决融资瓶颈,鼓励并购、整合小企业形成集团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激发民间投资和企业投资、发行城市债券集中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本地经济,等等,这些创造性作法出面的是政府伸出的抓手是市场,都是很好的手段和方法。第三,现在及今后较长时间,内地城市的招商型经济特征不会改变,这个特征对荆州这样发展非常不足的城市来说一时还很难改变,要有长期打算,要做长期规划。“年年都是招商年,坚持再搞三十年,三十年后全大变,唯有招商仍不变”,这几句顺口溜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时发达地区的经验之谈,荆州也应该坚持这样去做,用足市场力量,大力招商引资,大办工业园区,推动跨越发展。
  (三)针对强“机”弱效实际,坚持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市场运作机制、城市管理机制、经济发展机制的作用效果不显问题,提升荆州跨越发展能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起来的市场运作机制、城市管理机制、经济发展机制,对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应该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有的区域快速发展起来了,有的发展却不是那么好呢?发展的失败主要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是对市场规律误用,二是对市场机制不会操作和误操作。在市场规律作用下,一般来讲,当一个重大的科技创新引起的科技革命进入整个经济发展组织体系时,生产力以倍乘的速度发展,客观要求生产关系适应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换,这时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好机会,但往往由于对生产力发展规律把握不准,对发展路径清理滞后,以致设卡太多、限时限速,坐失发展良机。另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佳时机是在周期性经济危机来临时能够化“危”为机,准确抓住新的商机,及时转换,逆势发展,但往往由于驾驭能力不足,机制转换不及,酿成全军覆没。现在全球经济处在后危机时代,也处在以低碳科技重大创新为特征的科技革命发端,是两个最佳时机的叠加时期,谁能抓住,谁就是新一轮大发展的“龙头老大”。荆州需要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运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城市管理机制;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强化经济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抓住难得的机遇,让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来一次华丽转身。
  (四)针对强“位”弱势现实,以大都市带动大交通、大产业,正确处理辐射与“虹吸”、合作与竞争、政府与市场三对关系,应对区域挑战,建立倒逼机制,实现跨越发展。荆州的地理区位很好,历史文化地位也很高,按理说应该是“条条大道通罗马”,但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却处在弱势境地。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面对周边城市先声夺人的发展压力,在合作与竞争中,如何选择最佳路径及工具非常重要,这里谈点不成熟的想法。第一,要把加速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解放思想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优势作为第一资源,把立体交通作为第一基础,把工业经济作为第一重点,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把开发园区作为第一平台,坚持市委、市政府决策提出的“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建设“中国钾都、水产渔都、文化楚都”的发展目标,竭尽全力抓好“六化”,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即:一是狠抓以立体大交通建设为目标的交通综合化发展,形成公路枢纽、铁路枢纽、水运枢纽加航空的交通格局,荆州经济发展的快慢、规模和未来地位取决于交通这一大基础。二是狠抓以城乡一体化为基础,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化,形成以都市区为中心,卫星城市与重点城镇组团发展的大荆州新格局。三是狠抓以新兴城市化为主导,以新的科技革命(低碳科技)为特征,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形成以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为标志的荆州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带和新兴工业走廊。四是狠抓以加速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前提,以加快新农村建设为标志,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国家重要商品粮、棉、油、渔生产基地向深加工产业化基地延伸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经营。五是狠抓以满足社会文化消费日益增长需求为目的,以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化为基础,以消费性文化产品商品化、产业化为方向的文化产业化,打造一批重点景区,建设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动漫、影视基地,创作音乐舞蹈、影视产品,不断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六是狠抓以大都市区建设为核心,以产业经济一体化为基础,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以新型研究型、教学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及荆楚文化为特色的区域一体化,形成以现代科技工业经济、现代服务业大规模发展为主导,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荆州区域发展新面貌。第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和国际竞争,做到敢于负债搞建设,敢于让利搞开发,敢于放权用机制,敢于合作求双赢,敢于开放求发展。一是要敢于用明天的钱干今天的事,用别人的钱干自己的事,用社会的钱干大家的事,用外资的钱干荆州的事,大力解决荆州快速发展的投资瓶颈。二是在区域合作中要敢于直面强势一方利用行政路径及工具对弱方资源配置的产生的直接的和潜在的“虹吸”效应,通过行政干预、最好的是市场手段,如通过企业之间、民间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协议、合同、章程等法律文件及构成的经济信用,规避“虹吸”风险,增强“抗争”力度,保证辐射收效最大化,加速荆州发展。同时,要处理好合作与竞争、政府与市场这二对矛盾,做到两手并用,相得益彰。三是要扩大开放,加速荆州文化及其经济发展走向世界。要通过扩大荆州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国际合作、民间经济外交和文化往来,积极推介荆州,大力开展境外招商引资活动,不断提高荆州的世界知名度和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加速荆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何锋(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