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佛教

家乡区县: 湛江市麻章区

据民国20年(1931)钟喜焯编的《重修石城县志·寺观》载,全县历史上有寺庙25座、庵堂10座,分布在县境城乡各地。这些寺庵从明万历元年(1573)起先后建成,至民国后期所存无几。其中较有名气的是东圣禅林,知县孙绳祖等人曾为了作诗撰文,今仍流传于世。

东圣禅林 位于廉城东街尾东圣山上(今物资局大楼址),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当时只创建1间。内祀北武帝。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及康熙四十二年,扩建殿阁、僧房,塑如来佛祀于阁,寺门匾日“东圣禅林”,称为罗州四景之一。寺坐北向南,上下两座6间,东面有附屋3间,清代建筑造型,青砖红瓦木材结构,素以环境幽雅、空气清新著称。可惜在民国时期,廉江县政府将该寺改为监狱并毁于民国34年(1945)8月1日光复廉江之战。1982年,东圣山被推平,建筑县物资局大楼。

回龙寺 位廉城西街尾(今县人民医院内),明万历三十年(1602)兴建,至清代康熙、乾隆、咸丰年间经3次重修、扩建,主体建筑有前门、中座、后座三进,左右走廊及附屋禅房等30间;中后座内把如来佛、观音等塑像。寺内明洁清静;寺外果树(龙眼树)参差;寺前有一榕树如伞,覆盖门庭;罗江环绕,一桥相通,为一邑之胜。民国15年(1926)4月,中共廉江县第一个支部在此成立。民国23年,廉江县政府曾在此设置廉江县第一平民医院、廉江县卫生院。建国后,为改建扩大廉江县人民医院,整座寺庙已逐步拆除。

历史上记载的寺庵,除了上述两个较有影响外,还有在铜鼓迳的甘露寺、长山圩护国寺、城西7.5公里马鞍山前云山寺(原名白云庵)、石冈蟑白云寺、城南20公里龙山寺、安铺镇长寿寺(原名观音堂)、普龙圩普龙寺、长山埠尾村清灵寺、长山石滩村清石寺、长山樟树山村水口镇江寺、长山那蒙水口企石寺、高桐水口镇源寺、合江渡头宝莲寺、赤岭村大社山福善寺、山腰岭凉亭村清林寺、旺塘水口福林寺,吉水东岸渡头回龙寺、石角丰川寺、塘蓬北24里大桐村左侧仙人寺、武陵东3公里龙溪山麓华藏寺。石角坑背村庆华寺、武陵北2.5公里古特寺、城西30公里龙回村永寺、塘贡岭普渡庵。石角风门庵、石角岑溪庵、青平庵、武陵圩凌云庵、良桐紫林庵(即南桥庵)、塘蓬北8里仙人蟑南石泉庵、塘蓬北8.5公里高岭庵、城南32.5公理白莲庵、城南重竹村药树庵等。许多寺庵因年久失修早已倒塌无物,有的毁于战争,有的改办学校、医院或作他用,已是有名无实。东圣禅林原来有个和尚云灿,来往白云寺(今在石冈蟑),后来不知所终。廉城解放前夕,关岳庙有3个和尚,师父文志,弟子隐岸、益岸。1949年冬,国民党廉城军政人员逃离时,这3个和尚也离开了廉城,本县和尚佛事活动终止。离开家庭削发当尼姑的情况,从明代开始。清初日盛,民国后期衰落,1953年土地改革结束后终止活动。  

lzl(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