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区以“点-面-型”三个层次美化靓化农村环境

家乡区县: 河北省鹿泉市

白墙灰顶的女儿墙透露着江南风情,白墙红顶的民居小楼宽敞大气……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鹿泉区突出重点、成片提升,重点打造“30 31”美丽乡村集群。在推进过程中,以项目为依托,分“点-面-型”三个层次全面推进,打造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走进鹿泉区下聂庄村,犹如进入江南水乡,洁白的围墙,灰色的飞檐,彰显着徽派的建筑风格。村外,是成方连片的环村林带,一株株核桃苗已是郁郁葱葱,整个乡村被“绿”包围。

村民李瑞英家正进行厕所改造,连茅圈已回填,正安装冲水马桶。“以前,城里亲戚来家里都不愿上厕所,嫌厕所脏。现在,我们也和城里人一样了,厕所干净卫生多了。”李瑞英说,村里还铺设了供水管道,现在24小时都能用上水,再不用水缸储水了。

连茅圈回填,村民的生活污水如何排放?原来,村里专门建了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100吨左右的污水,经过处理的中水进入旁边的荷花塘湿地二次净化后,进入河道内,形成环村水系景观。

新庄头村是个移民村,虽然全村不到百户人家,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力度却不小。在现场记者看到,白墙灰檐的波浪形墙体,街道旁一盏盏LED节能灯,硬化的小街小巷。目前,该村实施的17个改造提升项目中15个项目已全部完工,美丽乡村凸显。

在鹿泉区平北村,一条条水泥马路四通八达,一座座红顶白墙的小楼坐落整齐。在村内主要街道,一幅幅文化墙很是吸引眼球,“中国梦”、“核心价值观”成为主要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着正能量。

据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基础条件比较好,不少村民在盖新楼房时,就对厕所等进行了改造。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除对村容村貌等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外,重点对村民的精神面貌进行提升,在村民活动中心架设了舞台灯,购置桌椅等,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同时还开展送戏下乡,捐赠爱心图书,提供精神食粮。此外,还录制了《平北村环境治理三字歌》,将爱护环境、敦亲睦邻等道德情操融入其中,提高村民们的整体素质。

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鹿泉区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绿廊连接、成片提升”,重点打造“30 31”美丽乡村集群的思路,在推进过程中,以项目为依托,分“点-面-型”三个层次全面推进,逐步改造成“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升级版现代新农村。

据鹿泉区农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31个村是鹿泉本级重点村,主要重点围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水安全、道路硬化等6个“点”开展工作,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让大家尽快感受到身边的变化;30个省级重点村是该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的重点,用省级重点村打造“面”,要求年内完成整体改造;下聂庄等10个村是鹿泉确定的精品村,是改造提升的重中之重,通过10个精品村要塑造成“型”。

由于工程涉及面广、所需资金量大,为防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该区还以财政资金当“酵母”,用上级部门争取一点、政府财政投入一点等“八个一点”的方式多方筹资,有效破解资金瓶颈。

李梦露(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