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不大四尚书

家乡区县: 济宁市汶上县

      齐鲁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山东汶上县,孕育产生了驰名中外、蜚声古今的先哲先贤、名人学士、政坛帅才。孔子曾在此为官一年。元初水利专家马之贞、明代平民出身白英点泉、汉代太医院令衡方、宋代文学家穆修、元代翰林院侍讲兼著述家曹元用,还有明代汶上籍的四尚书。

      提及“四尚书”,是指明代嘉靖年间汶上籍的户部尚书王杲、兵部尚书路迎,隆庆年间的南京吏部尚书吴岳,万历年间的工部尚书郭朝宾。他们任尚书的时间前后相差仅三十二年。王杲、路迎又是小时的同学,并且同朝为尚书。

         “小县不大四尚书”的故事源于明万历年间,在京室神宗皇帝身边江西籍官员较多,在一次聚会闲侃中,江西籍的一位官员得意洋洋地说了句“满朝文武半江西”上联之语,随后在场的汶上籍的工部尚书郭朝宾马上对出:“小县不大四尚书”的下联。引得满堂喝彩,由此流传开来,直至如今。王杲,明正德九平进士,授山西临汾知县。嘉靖二十一年,王杲升户部尚书,嘉靖二十六年,加封太子少保。爱民忧国忠臣心冤死荒漠空余恨。路迎,明正德三年进士。初任南京兵部主事,不久迁本部郎中,嘉靖二十四年升兵部尚书。曾师大儒王阳明 慈心一片施善政。吴岳,明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隆庆元年委以南京礼部尚书,不久改任吏部。一身清正铸风骨 百世留芳伴《望湖》。郭朝宾,嘉靖十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再迁郎中,顺天府尹、右副都御史,万历二年升工部尚书。为政持重美名扬 告老还乡晚节香。四位尚书所处的时代,已经不似明朝初年那样生机勃勃,如日中天。明王朝在经历了宦官次次专权,农民场场起义,宁王一度叛乱,及内阁首辅严嵩等人的大肆弄权后,至此已走上下坡之路,堪称“日薄西山”。政治腐败,官场昏暗,经济凋敝,是当时的基本色调。在此种形势下,他们四人登上了历史舞台,演出了各自的人生活剧。

郭鑫灏(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