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市风俗

家乡区县: 石家庄新乐市

除夕(腊月三十)

除夕,又叫做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

守岁是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守岁,

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

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除夕,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欢聚酣饮,共

享天伦之乐,

而且在我们村里有这样的风俗一大家子中的小辈们到长

辈家里欢聚畅饮,

和自己的长辈们唠唠家常等等。

在除夕我的家乡有

吃饺子的习俗,

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

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春节(正月初一)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

“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我们这

里过年时都要贴对联、

放鞭炮。过年时为什么要贴对联、

放鞭炮是因

为相传在远古时候,

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

种猛兽叫

"

"

,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

入村庄,

猎食人和牲畜,

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人和

"

"

斗争了很多年,

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

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

打。这天夜里,

"

"

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

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除夕的结束代表着新年的到来,在鞭炮声中迎接崭新一年的到

来,

正月初一的大人们早早的起来准备早饭,

小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到

外面放鞭炮,

吃完早饭

(早饭吃饺子)

小孩子们跟着大人一起去拜年。

正月初一的中午饭特别丰盛(有凉菜、热菜、鸡、鱼、肘子等等)

下午时不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找自己的同龄一起玩。

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

。这一天,叫做“赶五穷”

。人们黎明即

起,放鞭炮,打扫卫生。

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

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

(两

响)称“崩穷”

,把“晦气”

“穷气”从家中崩走。人们从初一至初

四已经四天没干活了,

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

要努力干一天活,

“恨

穷”

“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

好日子。

“破五”早晨进劳苦大众祈求吉利、幸福的日子。这天忌串

亲访友,

也不准串门,

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现在正月初五

逐渐演变成了同学聚会的好日子,好友聚会的日子。

正月十五

: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

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

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

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

地善良,

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

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

响了一个焦雷。

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

法子,他说:

“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

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

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

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

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

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

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

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

家户户都悬挂灯笼,

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我的家乡在正月十五的

上午全家人到县城去看精彩的舞龙舞狮等表演中午一家人围坐在桌

子旁吃着热腾腾的汤圆,

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晚上年轻人到县城

去看花灯、看放花炮。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

此时正值惊蛰前后,

春归大地,

万物复苏,

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

传说中的龙也从沉

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

。妇女在

这天还不动针线,

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

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

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我的家

乡的人们主要是吃春饼。

 

國产好菇凉(2014-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