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名夷吾,字仲,齐桓公尊称为“仲父”,颖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贤相之一。管仲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天资聪慧,遇事好动脑筋,酷爱读书,愿意接近名人贤士。他自幼与鲍叔牙相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生活上的密友、政治上的知己。年轻时二人一起做买卖,分利时管仲总是要大头,鲍叔牙不认为他贪心,因为他家太穷;管仲也曾几次入朝当官,老是得不到国君的赏识,不被重用,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无能,而是没有遇到明君;管仲也曾当过兵、打过仗,总是临阵逃跑,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胆怯,是因为他家有老母无人照料。管仲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僖公,他有三个儿子: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齐僖公安排管仲和召忽作公子纠的师傅,鲍叔牙作公子小白的师傅。
僖公去世后,公子诸儿即位,是为齐襄公。他是一名昏君,与妹妹文姜淫乱,杀鲁桓公,齐国的政治出现了动荡混乱的局面。管仲与公子纠避乱逃到鲁国,鲍叔牙与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小白自幼与齐国上卿高傒关系密切,当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死,大夫雍廪又杀死无知,齐国朝议确立新君时,高傒已暗中派人到莒国召小白归齐。这时,鲁国得知无知被杀,便发兵护送公子纠归齐继承君位。为防止公子小白捷足先登,管仲亲率一支人马在中途堵截。管仲与小白在莒道途中相遇,自然话不投机。管仲看准小白,偷射冷箭,小白应声倒在战车上。管仲见小白已死,火速回报公子纠。公子纠大喜。其实,小白安然无恙,管仲那一箭只射中了他的衣带钩他怕管仲再射,装死瞒过了管仲,然后在鲍叔牙的护卫下,直奔齐都临淄。高傒作内应,小白先入都城,立为国君,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立即发兵,与鲁军大战于乾时,鲁兵败走。
齐桓公安排鲍叔牙主持国政,鲍叔牙坚辞不就,力荐管仲。齐桓公不忘一箭之仇,说:“管夷吾箭射寡人,几乎死于其手,现在还要重用他,合适吗?”鲍叔牙力争说:“他是为了自己的君主才这样做,只要赦罪让他回来,他将同样为您效力。若想安定齐国,称霸诸侯,非他莫属。”齐桓公终于被打动了,他接受了鲍叔牙的计策,把管仲从鲁国用囚车接回了临淄。桓公用人不避仇,唯才是举,使管仲由槛囚而为齐相。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