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全面提升绿化水平,济南市近期召开了城区山体绿化工作会议,计划将在6年内对绕城高速内和长清大学园区126座山体进行绿化提升和山体公园建设,到2020年,实现城区山体绿化全覆盖。位于长清区大学科技园的北大山也被纳入到绿化专项行动中,日前,记者走进北大山,对整个山体绿化项目进行了了解。截止目前整个工程划分的13个绿化提升标段已基本完工,预计本月10日前全部栽植完毕。同时,山上除了大量种植苗木,长清区林业局还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了各类功能区,成为市民、学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科学造林 打造四季常绿的山体景观
济南是一座融山、泉、湖、河、城为一体的城市,山是美丽泉城的有机组成部分。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北大山山体绿化提升工程,南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北靠泉城农业公园和山东联合大学,为大学科技园(长清城区)的东大门,站在北大山高处施工即将完成的墙垣上向远处望去,宛若蜿蜒盘踞的巨龙即将腾飞,又如鲲鹏般展翅腾云。
为了让绿化效果达到最佳,长清区立足长清实际,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契机,坚持科学规划,以生态效益优先,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原则,以侧柏等常绿树种为主,搭配黄栌、丝棉木、山杏等耐瘠薄乔木树种和花灌木,全面实施植树补绿、荒山盖被等工作。不仅在绿化目标上做到“当年栽树,当年成林,山体全面绿化”,而且在景观上达到“四季常绿、生机盎然,三季有花、阵阵飘香,秋季红叶、连绵不断”的山体景观效果。
同时,除了在绿化北大山山体除外,长清区还为市民休闲旅游修建环山路、步游路、景亭、广场等。根据规划将在山东工艺美院西门、泉城农业公园附近以及山东工艺美院东门设立公园三道大门,并在山上建设三处观景亭(陶然亭、致远亭、连心亭),用作市民登山休闲的驿站。项目建成后,将初步形成旅游休憩的新景点,成为济南市山体绿化的“标杆性”工程。
绿化提升标段作业完成 栽植苗木5.2万株
济南城区山体绿化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到,近年来,大学城周边绿化已经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但因山体立地条件极差,部分山体坡度大、裸岩多,绿化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达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施工队面对山体坡度大、裸岩多的问题,采用一边开路一边往山坡背沙、挑土的更替方式进行山体绿化,截至目前,已整修道路5000余米,预计明年将这条盘山弯道铺设成一条上下自如的油漆公路。
“同时,采用爆破或风镐凿穴,毛石浆砌鱼鳞坑,高标准大鱼鳞坑等形式,实现石堰整齐美观,布穴均匀。”长清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坚固树穴,每个人平均每天背六七十斤的沙子或水泥上山,同时,我们采用4道(约600米)PVC沙灰塑料运输管,从山顶往山坡输送搅拌好的水泥,目前整穴4.4万个,栽植各类苗木5.2万株。”
据了解,整个工程涉及崮云湖和平安两个街道、四个村居,山体总面积约2100亩,需绿化提升面积1890亩,其中荒山765亩,疏林地881亩,梯田地220亩和破损山体24亩。整个工程划分为13个绿化提升标段,1个附属工程标段和工程监理,全部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优选专业公司进行施工。目前各施工单位正按照进度计划抓紧施工,计划在12月10日前全部栽植完毕。
加大旅游产业开发 提升农民经济收入
除了在满足施工需要和防火功能的前提下,长清区结合今后的旅游定位进行调整,将打通大学城和泉城农业公园的直接联系。同时对徐志摩纪念公园、景亭、停车场、小广场等节点进行重点打造,到了果品采摘的季节,市民可自驾前往。
同时,在鸟语花香的季节,山下大学城的学生们还可一路攀登到山体最高点,俯览整个山下景观。顺着“龙脊”一路向东走到山的最东头,两只“龙角”延伸在山体之外,绿油葱葱的枝叶在微风的吹佛下,宛若“龙鳞”自由摆动,错落有致、景色怡人。附近的学生可背着画架到此写生,也可寻一处磐石,席地而坐,伴着微风吹来的花香谈笑风生。
“下一步,我们还规划了110亩梯田,将梯田绿化与农民的经济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可栽植嫁接核桃苗5000余株。按每亩每年产500斤,每斤15元计,每年的直接收入就达80余万元,预计5年内可达到盛果期。这样既提升了绿化效果,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真正实现山体绿化双丰收的真正意义。”长清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