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家乡区县: 内蒙古敖汉旗

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年以前,文化馆二十几个人挤在1000平方米的旧楼里,冬天寒冷,夏天炎热,群众不愿来,职工不愿呆,旗直文化站也是有名无实,有的文化站没有办公场所,没有活动设施和场地。严重制约了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积极向旗委、政府呼吁,在大力支持下,通过争取财政拨款,自筹资金等方式,筹资300万元建成了总面积3200平方米的文化馆大楼,文化馆的使用面积达到了2100平方米。并拥有宽敞的排练厅和展览厅。同时,我们也积极向上级争取“万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并通过地方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等形式加强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以及文化大院建设。如今的文化馆琴声悠悠、歌声阵阵、舞姿翩翩、翰墨飘香,真正成了群众活动的场所、培训的学校、联谊的桥梁、展示的舞台。下洼镇文化站、四道湾子镇文化站、牛古吐乡文化站等文化站已初具规模,新惠镇的扎赛营子村文化活动室、木头营子乡青山村综合文化活动建设已初见成效。在群众中有着广泛影响,深受群众欢迎。(二)抓好四级文化网络建设。四级文化网络建设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必要条件,敖汉旗地处赤峰市东南部,有15个乡镇(苏木),面积8300平方公里,全旗总人口60万,是个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日益富足,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

敖汉旗现有15个文化站,206个文化室。有文化大院和文化户320余家,有22支业余剧团、歌舞团和皮影队。为建设巩固好这块阵地,我们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基层辅导,注重培育典型,加强了文化站、室建设。在不断巩固提高原有典型的基础上,2008年重点扶持了丰收乡“守平文化大院”和牛古吐乡“永民剧团”。还深入到下洼镇文体站和王志杰文化大院帮助指导工作,建立完善制度,改善环境,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使文化站和大院的面貌焕然一新。全旗现有的22个业余剧团,每年为农民演出1200余场次。他们正在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改变了过去农民单调的文化生活。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和谐音符。2009年我们要在原有基础上,再抓2个乡镇文化站、1个文化大院、1个企业文化典型,对典型单位给以指导和支持,总结经验,发挥典型作用。

孙耀明(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