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建设

家乡区县: 内蒙古敖汉旗

抓好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形势的文化工作者队伍。首先,要抓好文化馆的队伍建设。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培训、辅导、指导的业务部门,其专业队伍建设的好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开展。俗语说:打仗必须身先硬。新形势下要求群文专业干部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及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没有过的硬专业技术,不能成为当地的业务尖子、学术带头人,何言其辅导和培训。故作为文化馆的专业人员必须:首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真正能把群众需要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大家;其次是要加强对文化站、文化中心专职人员、文艺骨干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发挥作用。如我旗多年来坚持举办基层文艺骨干培训,连续三年举办文化站长文艺骨干培训班,为我旗群文工作的广泛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文化馆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三以上,其中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1人。二、办好活动,抓出精品 ,创造文化活动的特色品牌

以各种节假日为基础,打造节日文化新特色。

在年节假日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我们紧紧依靠群众,从活动中提炼特色,创造品牌。如2008年我们除了组织好春节、“五·一”、“五·四”、“七·一”、国庆、新年等常规节庆活动外,还在年内抓创了精品,打造了有敖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在8月份的“谋发展、创和谐”——“婚育新风进万家”业余剧团展演活动中,共有来自古鲁板蒿乡的邹家戏团、下洼镇的红丝带业余剧团、四家子镇的辽蒙友谊评剧团、牛古吐乡的永民剧团和丰收乡的守平文化大院等五支队伍100余名演员参加,历时5天,表演了拉场戏、古装传统评戏和三台综艺节目,演出效果很好,观众如潮,我们将以特色文化活动的形式固定下来,将要每两年进行一次调演。

在2008年春节期间我们组织开展的“唱祖国、颂家乡”的敖汉籍大学生文艺专场演出,就是利用艺术院校大学生们在元宵节期间回家过年度假这一机会,为家乡父老乡亲展现艺术精品,这既是对父老乡亲养育的一种回报,也是向父母姐妹的一种汇报,现已渐成一种文化品牌,另外,我们还利用民族民俗文化遗产丰厚的特点,组织了“青城寺蒙古族祭星节”力图使之形成以民族、宗教、娱乐、商贸于一体的大型活动品牌。另外,“呼图格沁”的演出活动,“皮影汇演”等成为我们已设立或即将设立的文化品牌,深受群众的喜欢,广大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群众演、群众看的良好局面。

孙耀明(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