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新会婚嫁习俗

家乡区县: 江门市新会区

      新会的传统婚礼习俗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一套婚礼习俗,但大体归纳起来又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水上婚礼,另外一种是普通的婚礼。下面我想介绍一下这两种婚礼的过程及一些细节,以便大家能更好地了解新会的传统婚礼习俗。

水上婚礼:水上婚礼是新会大鳌、睦洲一带沙田区过去水上人家迎亲的传统习俗。迎亲前夜,男方要摘龙眼树的树枝插在自家米缸上,伴郎要陪新郎坐鸭仔席(用长板凳搭成的),唱高堂歌,直到五更。而且,还要专门找来点烛工,用柚子叶防烛火熄灭。第二天,男家的一方坐着船去迎亲,迎亲船头矗立着大红色的双喜,插着一对燃着的龙凤烛。新郎坐在船头,旁人一边伺候,众伴郎在船舱里敲锣打鼓,船上备有“全盒”、椰子、槟榔、公鸡、米酒等迎亲礼品。这时候,女方也坐着船,船上不挂灯笼,不贴双喜,只贴有鸳鸯剪纸图案。船里新娘唱咸水歌感谢父母恩情。母亲在为新娘梳头,她一边为女儿梳理头发,一边唸唸有词。唸词道“一梳梳到尾啰,二梳白发齐眉呀!三梳梳到儿孙跑满地啰……”梳妆完毕,新娘身穿嫁衣,头盖大红方巾,一手执花扇,一手执圆镜,在龙凤烛前坐着。身边由一姐妹打伞护着。当两只船在锣鼓声中相遇,迎亲船上的媒婆就跟送嫁船上的新娘阿妈“讲数”。接着,就是新娘与新郎对唱咸水歌。这时,伴郎与伴娘也在船上斗歌。斗歌时,船头船尾都插满了三角彩旗,挂着大红灯笼。沿途还要撒爆米花。经过一轮斗歌之后,新娘就在欢声笑语中被送到了新郎的船上。之后,就是上岸拜堂。拜堂的形式与我们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拜堂成亲的情节差不多。在这里也就不再作介绍了。

普通婚礼:普通婚礼是新会大部分地区旧时普遍采用的传统的结婚习俗。其过程可说是繁琐费时。在结婚前的一个多星期,男方就要挑着礼饼到女方家。女方收到男方的礼饼后要回礼。规矩是以四六分。也就是说,假如男方给女方一百斤饼,女方要回以男方四十斤,自己收下六十斤。整个星期内,男女方都要向亲戚或邻居送礼。女方送饼,男方送寿桃。大家收到礼后,亲戚又分给亲戚,邻居又分给邻居,不断地分下去,直到迎亲那天为止。迎亲当天,村里每个姓氏的下人都要到新郎家去,准备帮忙抬轿去接新娘。新郎要用酒席款待亲戚朋友,酒席后才去接新娘。而这一天新娘一早上就要上头。这一情节与水上婚礼的情节是一样的。梳妆完毕,新娘头盖“花棚”(棉织的一块布,上面用红纸罩住)坐在客厅里等新郎的迎亲队伍来接她。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新郎要进去把新娘背上轿子。这时,由一位姐妹为新娘撑伞(伞是用纸做的,上面画有一些花的图案)一边走还要一边撒一些“好意头”的东西。如:花生、莲子、糖之类。迎亲队伍返回新郎家时,沿途要烧炮仗。有个传统的规定,就是天黑之前一定要回到男家。到了新郎家,新郎又要背着新娘进新房。(新娘的脚一直都不能碰到地面)在新房里,新郎与新娘喝交杯茶(其实就是一起喝茶和吃一些点心)。喝完交杯茶,新郎坐到床上,脚放到凳子上。新娘则跪在铺好在地上的一张席上。这时,“会友仔”们便会来“闹新娘”他们一边唱歌,一边把酒淋新娘的头上。伴娘则在一边不停的为新娘擦干酒水。最后,就是新郎揭花棚。整个迎亲仪式就完了。第二天,新郎、新娘要去拜祭祖先,捧茶敬长辈。

陈文俊(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