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对于我这个农村里了长大的孩子来说,是个美丽的记忆。我家在罗山的一个小山村里,那里的人们淳朴、热情。小时候我是跟着哥哥一起长大的,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就是比较闹,所以我小时候的性格是比较像男孩子的,后来,怎么就变文静了,我也记不清,大概就是中学时吧。
我小时候每年每次庙会都是要去的,每年阳历2月2号、农历3月28号、6月23号都是村子里的庙会,农历3月15号是杨店集市上有庙会,直到如今,我脑海中对这些依然记忆犹新。小时候去庙会,当然不是为了像大人们一样去拜菩萨,在那个年幼的心里,庙会就意味着热闹、好吃的、小伙伴的疯闹。每到庙会时,早上临去会上钱,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给一块、两块钱,让我们在庙会上买自己想吃的零食和小玩具,那时候,能够如此就无比的开心和满足了。虽然有时候庙会赶在了上课,就急切的盼望着下课,然后匆匆赶往会场。
记忆中,庙会上市人山人海的大人、孩子,通往土庙的路上前去拜神的人们摩肩擦踵,空气里飘着烧纸的的味道和碎屑,各种地摊儿五花八门,还有快乐的孩子们嬉闹追逐。整个会场上是一片热闹的景像。现在,因为上学,已是好多年没去过庙会了,也不知儿时的记忆是否依然存在,也不知哪淳朴民风和流传下来的习俗是否已经被现代化的脚步所覆盖。只是怀念、并希望那里的乡村文化可以得到保护和流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